笔趣阁 > 大鸿儒 > 155:写手入门 10

155:写手入门 10


  【醉酒寒蝉】34,读者最希望在书中看到怎么样的共鸣和情绪表达?

  经常有些书,看起来文笔一般,情节一般,但看的人就是很多。而有些书却相反,情节似乎不错,文笔也算可以,但就是没人看。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所谓的小白文会有这么高的订阅量?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论坛上都称之为有没有“爽点”,但爽点这个词太笼统,而且很局限,因为一些内容表达不一定就是“爽”。所以我觉得称之为共鸣点、情绪点更好一些。

  那么对于读者来说,那些情绪表达是能打动他们,并能获得读者们的共鸣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大家一起来讨论。

  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希望在网络小说中看到的情绪表达,通常是自己很想做,却又无法做到的东西。这些情绪一般都沉淀在每个人的心里,你不去挖掘,有时候根本不知道。所以有时候看小说会有“瞬间被一句话打动”的感觉,就因为这触动了内心某块东西。

  下面来细数下,有哪些情绪,是读者最希望在小说中看到的,一家之言,很片面,抛砖引玉。

  1、守护某种东西的力量。

  这里的守护某种东西(信念),并不仅仅是下面提到的几点,可以推而广之有许多相关内容。从小里说,比如是亲人,比如是朋友,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等,看起来很俗,但只要能较好的把这种情绪表达出来,那么这本书就一定能获得读者的认同。比如星辰变,里面包含了大段之类的描写,虽然有时候写的很俗,但显然还是能得到许多读者的认同。

  从大里说,比如是国家、民族,虽然听起来有点狗血,但在网络小说中却是绝对存在。比如窃明,里面将民族大义描写的非常到位,让很多人都有热血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并不是读者都喜欢看自私自利的东西,其实只不过是作者没有选对表达方式而已。

  2、能对不平事做出反应的能力。

  对于平凡人来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是大部分人都没能力做到这点,所谓的惩恶扬善,需要相当的实力才行。而网络小说就为读者提供了这种想象的空间。

  无论是自己有强大的武力,可以对不公平的事情做出反应;还是说官场小说一般,有着绝对的权力,其中的道理其实都一样,都是提供一种宣泄情绪的途径。这种情绪就是能对不公平的事情做出反应。

  3、所谓的“杀伐果断”。

  杀伐果断这个词很火,很多人都觉得小说要有爽点,就必须杀伐果断。这点看起来的确是有道理,但很多人往往陷入误区,对这里面的“杀伐”无限重视,并以此为最大目标。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在我看来,这里最重要的是“果断”,而绝对不是杀伐。

  对于普通人而言,每天都会遇到各种事情、问题,而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每个人都对“犹豫不决”和“摇摆不定”深恶痛绝。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拥有一种可以冷静思考,并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最佳方案的“果断”能力,绝对是每个人都非常向往的。

  所以说,读者希望看到的不是杀伐,不是去杀光所有人,而是希望看到主角做事绝对不拖泥带水,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最佳方案,可以保证心中没有任何犹豫和优柔寡断。

  而这种“果断”的能力或者情绪,许多大火的小说都做的不错。而反之,有些小说看起来很杀伐果断,血流成河杀了很多人,但是主角内心却依旧想东想西,每次做出最终决定都要犹豫半天,就算是去做了,也要来段纠结,这种就犯了这点的大忌,得不到读者的认同也是理所当然。

  4、坚持到底与锲而不舍的精神/能力。

  总的来说,读者都是缺少什么,就希望在小说里获得什么。无论是果断的能力、惩恶扬善的能力、守护最重要东西的能力,无不是如此。而坚持到底的精神或能力,同样是每个普通人都极其向往,又绝对缺少的。

  现在大部分网文都可以说是“小人物奋斗史”,但是有些小人物的奋斗我们看的很燃很爽,另外一些却觉得毫无代入感,完全缺乏“爽点”、很多书看起来套路都相同,效果却截然不同,问题就出在这里,缺乏一种坚持到底、奋发向上的精神表达。

  坚持到底这点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现实里能做到的人相当的少,无论是健身还是学习,每个人都幻想一步到位,没办法把一件事情坚持不懈的做下去,而网文却恰恰可以在这上面大作文章,并且要不断的提醒读者,只要坚持,就能获得成功。

  听起来很浮云,但据我观察,升级文想要爽,就必须做到这点。

  5、打破常规的心态和另辟蹊径的能力。

  每个人都会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种要打破旧秩序的蠢蠢欲动。对于网文来说,良好的想象力是第一步,但是想象力并不是为了想而想,并不是出现的奇怪事物多就是想象。

  所谓的想象力,在我看来,就是为了突破传统、打破常规而存在的。

  比如,穿越到了异界去干嘛?这个问题被许多作者研究。在最初的穿越中,争霸天下是一个主流的思想,但是看多了后,“非常规”变成了“常规”,对于读者来说,这就仍旧是一种常态,而无法引起共鸣。这时候当穿越后利用经济能力去开店、发明新物品,无论是设计新的时装,还是发明一瓶香水,就能突破最初的思维,而获得读者认同。

  所以,在主角需要去干什么,以及怎么干这个问题上,最需要把握的是读者的心态,什么样的方式是对打破一成不变生活的最好解释,那么这种方式就一定会得到最大回报。

  6、获得他人赞赏的情绪。

  人是群居性动物,获得他人的赞赏,一直是人类最潜在的源动力。无论是男女之间、人群之间,无不是如此。

  这点就不展开说了,就放佛是一个定律,只要你在书里死命夸主角,都会获得很大成功。

  这里的夸,要从各个方面来夸,正面的、侧面的、反面的,不一而足。来自普通人的、上层建筑的、敌对阵营的、身边人的……崇拜、震惊、夸奖、荣耀,统统都是一把大杀器。

  如果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样刻画主角,那就死命的、拐弯抹角的夸他吧。

  ------------------------------

  总之,作者在写书的时候,不用太过考虑情节如何奇诡,也不用考虑杀的人是不是多,是不是爽。重要的是找到读者“期望看到的情绪”,只有找对了这种情绪,一本书才能越写越成功。

  35,怎样让小说中打怪升级有节奏?

  所谓战斗流,就是打怪升级流,核心就是杀怪物收宝物,升升级爽一爽。

  以前也谈过,现在再来分析下,见识下自己的成长。

  十个章节升一阶,三个章节打一怪,五个章节获一宝。然后写到无法写了,那就换个地图再来。

  这就是典型的战斗升级文,所谓网游体。

  这种文方面代表就多了,以凡人为典型有大批,所谓土豆番茄也不外此品次。

  不过上文虽然总结了总体局面和规律,但还是太高远了一些。这里再从细微角度,分析下作者的把握度大家都知道,如今网文更新,万把字是正常速度。谁要是没有日更万字,一天三更新的速度,基本上适应不了那狂爱更新的读者们。

  一天万更上万字,一更就是三千字。

  之所以如此,一来是规定,每更数字一般不少于三千。二来三千字一个章节,也正好写起承转三个场面。稍微能写点细节变化的,写下来就是三千文了。

  作者每天的更新,一般都稳定在三个章节上下。然后每天三个章节,如此反复之。因此要分析作者的风格和写法,基本上看三个章节,就可知作者节奏和习惯也。

  现在就来分析下,几个著名作者所谓大神的三章节写法。光有论点自然不行,要找一些论据来证明。所谓事实胜于辩论,三个典型代表就能轰杀一切反驳。

  典型一:斗破。

  斗破的第一节就写了斗气测试,大致三个场面。

  主角出场时因测试成绩低,众配角议论纷纷大肆打击。一女子出场,大家赞扬之。又一女子出场,大家奉承之。所谓一波三折,这三个场面一折下来,起伏曲折就有了,风波也有了。

  但在第一节末尾,自然还是有个转折的,那就是女主对于主角的友好鼓励态度。这就给留下一些希望。文章情节不过起承转,一波三折而已,单从第一节看来就知,作者于情节把握有一手。

  第二节介绍大陆背景来历,交代主角身份,主角父亲出场,同时交代有贵客。这个比起第一节冲突来,自然是和缓许多,但也留下了线索伏笔。所谓有起有落,第一节是矛盾冲起,第二节就是铺垫伏落。但在这伏落中,也交代了至少三个东西。那就是大陆背景,主角父亲的态度,还有贵客来历。

  第三节写主角修炼,与贵客相见,与女主交谈大致写了三个场面,一交代主角斗气消失的现象,二交代家族背景,三交代与女主的关系。

  这一节依然是铺垫。

  至于第四节什么的,大家都知道所谓退婚就来了。

  在铺垫了三个章节以后,第一次**爆发了,矛盾空前激烈。

  所谓矛盾爆发一波三折,低潮铺垫不过三节。在这几个章节里,有了充分的说明。

  三节一打怪,五节一获宝,十节一升级。如此写可不是没有原因的,那是有大大的因果在里头啊。

  三节谈论下来,作者一天更新已经完成。以后的不过是重复第一天的功夫而已,所谓看开头就知未来,大致就是如此个分析法。

  典型二:星空。

  番茄是出了名的节奏故事流,众所都知文笔和人物并不出色。

  以第一节来分析,交代了三个场面。

  第一场面和有人向主角求教。第二个场面是仇人相见。第三个场面就是回家时遇到的变故。

  有起有承有转,故事节奏分明。

  第二节第三节,主角回家和弟弟讨论历史,在这种情况下交代历史背景。如此直到第十节,主角参加武者考试,第一次升级开始。

  升级刚刚完成,麻烦就来了。冲突之下不到三节,主角就进步了。然后又过了三节,主角出来了,得到了补偿。下一个三节又是升级考核,下一个三节又是战斗。。。

  如此三节又三节,节奏就接下去了。

  番茄的故事节奏,果然分明得很。

  典型三:永生。

  梦入神机是典型战斗风格流,三章一小怪五章一奇遇,十章一升级换个小地图,写法那是十分流畅的。

  以永生为例,前三十节来分析分析。

  第一节偷学武艺,第二节挨鞭子,第三节遇白海禅。接下来是下一个循环。第一节金丹,第二节换骨,第三节升级。接下来又是一个循环,获得神力,受到赏识,进入仙门。。。。如此三节又三节,自然循环又循环。

  主角方寒,开始时不过是个奴才而已。但不到五节就有奇遇,开始脱胎换骨。不到十节就升级完成,进了羽化门换了地图。

  至于十节以后,就是不断打怪升级。三节一小怪,五章一奇遇,十章升一阶。

  比如十三节打人确立地位,十五六节参加考核获得福利。到了二十节又打一小怪,所谓报仇不隔夜。二十六七节又把握机会,得到了不少宝贝。

  报仇得宝打怪升级,神机的风格就是这么彻底。

  神机的写法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即使实力如何低微,主角始终可以得到最后的便宜,这一点是爽文大要。

  36,由读者心态谈如何把握小说的爽点和毒点。

  一个人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人性的弱点的过程。如果能够经常做到以理智指导实践,人的层次会随着阅历增长不断提升,最后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倘若总是屈服于内心的动物性,用激素而不是逻辑思考问题,最后难免沦为Loser。

  反向推之,loser其实是最不能战胜人性弱点的一群人,即最追求本心的一群人,他们的心态其实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的。但现实中做不到,只能通过小说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本心”,这就是网络小说存在的意义之所在吧。所以小说无下限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通过对LOSER心态进行正反阐述,来谈谈如何把握读者心态,写出让读者满意的爽点。

  缺乏自制力缺乏自制力从一方面说就是“怎么痛快怎么来”——当然,这里的“痛快”仅是就眼前而言。在现实过程中,人们满足不了这个本心,所以小说中一定要杀伐果断。要是达不到念头通畅的效果,那我还看网络小说干嘛?网络小说还有什么意思?

  从另外一方面讲,正因为有些读者本身缺乏自制力,他往往希望小说主角是一个极端自制的人,我想大家能理解这种心态吧。比如,读者自己工作从不超过十小时,却总希望主角能一天到晚练功,要是能一次闭关几十年是最好的了。至于如何调节主角的心态甚至是压力,这么练下去会不会成**,读者只怕没有考虑过,因为这只是小说罢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作者们已经做的很好了。杀伐果断到只怕有下限,练功努力到恨不能超过机器。完全把握住了读者的爽点呀!(这绝不是反话)

  心理承受能力差Loser们大多很娇情,稍不顺心就会牢骚满腹。他们时常感慨时运不济、流年不利,埋怨自己没有赶上好时代,是最痛苦最不幸的人。所以LOSER们往往对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悲剧感同身受,然后联系自己,触景生情。是不是很像那些文青诗人呢?说明这其实是人类共同的“本性”。只不过loser更感性罢了。

  所以,小说中主角不能受大委屈,作者们总结的小挫折配合大爽才是王道。除此之外,作者是不是可以利用读者对于现实生活悲剧那种触景生情的能力,在小说中让读者得到满足呢?我想,小说中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哦。

  另一方面,成功者是怎样的心态呢?成就大事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对复杂困难的形势必须有较强的忍耐能力。别人挺不住,你能挺得住,你才能成为众人的主心骨和希望所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夺取胜利”的坚定意志,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尽管自己做不到,读者们还是很希望看到一个能看到这样一个主角。

  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和触景生情,作者们都把握的较好。但是一个有良好心理素质,关键时候扛得住的主角,只怕在很多小说里看不到吧。很多主角关键时刻那个猥琐呀!!!但是请想想,关键时刻靠不住的人,他凭什么成为主角呢?在这里,我觉得有一个主角让我影响深刻,那就是田行健,这货虽然平时胆小怕事,但在生死存亡之刻,往往可以见到他最可贵的东西。我相信读者们喜欢的不仅只是个猥琐胖子(反而有不少人讨厌),而是那个关键时刻嬉笑怒骂间,樯橹飞灰烟灭的英雄。直到有了这个英雄形象,再回头看那个猥琐的胖子,才显得这般的亲切。

  当然不少小说走自己独特的道路,也有其魅力之所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缺乏责任感对自己不负责任,往往表现为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既不愿进行严肃的思考,也没有提出长远的规划,更没有为自己制定具体的、确定的目标。这点来说,一个主角是否有长远的规划,个人感觉可有可无。因为写这两种主角成功的例子都很多。但是我认为,前期可以没有,但随着矛盾的深化,故事的发展,主角仍然未有一个不一定宏大,但确实存在的计划是不可取的。这有利于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和有一条明确的线索,不至于向很多的小说写得无水可灌,整出个狗血富二代什么的,那实在是落伍了!再个,一个积极向上的主角是我的个人喜好。君不见,成功者不管它是干好事还是坏事都有计划吗?就连那个**日记局长也会在日记中规划明年要将多少良家妇女,多少女人弄上床。只有这样,他才能时刻鞭策自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对别人不负责任则有2种常见的形式:一是在朋友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袖手旁观,二是随意给出承诺而不予认真兑现。这些做法都会很快地败坏个人信用,在圈子里丧失一切口碑。没有了人望,就别指望办什么大事了。这个,我不怎么想说呀,因为我要说不能这么做实在是违背了很多读者的本心,与第一、二条相矛盾。所以写一个对别人负责任的主角往往被认为虚伪,而一个好处占全有事走开的主角往往让读者大爽,这种好事他们也想干,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所以到底是迎合读者心态,还是能用很好的笔力将一个有情有义、让人佩服喜爱的主角描绘出来,这是个大问题。其实我有时候很奇怪,电视剧里的好人往往得到我们的喜爱,小说中却时常不讨好,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讨论吧。

  保守消极的心态Loser们大都缺乏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认为许多重要信息根本不关自己的事,没有主动搜集信息和情报的兴趣。常见的思维模式就是:“我对三次元的妹子无爱,二次元才是王道呀”。汗,一定得罪了很多人。我不怎么会说,但这篇文章还是很有诚意的。所以就不要就这个展开了!!!

  久而久之,一个个“与我无关”将他们与外部社会割裂开来,使他们长期沉溺于狭窄的个人兴趣中,视野日渐狭窄。别人在常年学习、不断进步,他们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孤陋寡闻。因为孤陋寡闻,Loser们缺乏与高层次的人沟通的能力。因为得不到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导,所以变得更为孤陋寡闻,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网络写手和宅男不是loser,赚钱的大有人在。但是他们却也逐渐落入了这个怪圈)

  我想这就是所谓三观不正的由来吧,网络写手往往都是年轻得志,很多其实没有宽广的视野和较为成熟的阅历和价值观(当然我不是说我的见解就是正确,更没资格说自己视野开阔、阅历丰富,只是在这里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所以,文中有些偏激,甚至卖国等等不足为奇。

  而我想说的是正是由于肚子里没货,基础不牢,所以很难突破自己,厚积薄发更无从谈起,更不可能向很多电视剧编剧一样写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经典。因为实际上网络小说已经有些走入邪道了(当然赚钱就是王道),甚至不可能让同一代的男孩儿和女孩儿都喜欢,即他的受众有些窄。更可怕的是,随着年纪变大,思维逐渐跟不上年轻一代的想法了,而自己虽有进步却对读者的心理把握脱节,或者明明知道却无法改变文风等,最后陨落是不可避免的。说白了,写手们先自绝了自己的后路(限定自己的受众),然后走上了悬崖(那一代老读者逐渐不看小说了),最后就摔下了神坛。但是不自绝自己的后路又很难再网络小说界红呀,所以网文有其先天的劣势。写手们只有红了以后再突破自己,拓宽自己的受众,让文章向老少皆宜靠拢才能真正做到长青吧!但这样有可能吗,只怕很难呀!

  保守消极的心态,还体现为经常性的迟疑不决。Loser们在重要决策面前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不愿进行严肃深刻的利害分析,迟迟不敢下定决心,更怯于将想法付诸行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对失败抱有不必要的恐惧。比如,主角穿越了,或者得到了异能、宝贝什么的,敢不敢告诉家人、女友等。告了,有人要骂,万一他背叛了怎么办,怎么可以这么相信他。最后,主角一不做分析二不做决断了,当做没有这回事,闷声发大财吧。说白了,读者逃避问题,害怕失去,哪怕只是小说里的东西。所以越级杀人请先说明主角有这个能力,狂踩菜鸟才是许多读者乐见其成的。所以,有些所谓的悬念还是不必有了,读者们就是来看踩人的。请参照《永生》等作品,难道这是新趋势?

  当然小悬念可以有,总而言之,可以吊读者胃口,但不准悬念太大,虐读者的心。否则读者就会虐作者的心,是吧?

  缺乏良好的判断力缺乏良好判断力的人会有以下几种举措:一种表现是以想当然作为决策的基础,而不去认真调查客观实际。另一种表现则是不加思考的盲从。还有一种表现,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胡言乱语,只图嘴皮子痛快。

  说白了,读者是很好骗的,因为他们不可能什么都懂,并且他本来只是来消磨时光的,没想抓你小辫子。比如我,只要不太明显,我从不在意所谓的逻辑不清。先说第一点。总有些人说某些小说特别是历史小说三观不正,发明历史,然后将此书打到了再打到。首先,如果在此书的论坛说,作者理你,说明作者有风度,作者不理你,不加精,谁会关心你说了什么?你在龙空说,有多少读者知道?大批的读者还是相信了作者说得“历史”,就像相信袁腾飞一样。我说这话不是给他们打抱不平,只是想阐述事实。并且他的历史往往更有市场,有时候觉得这真是一种可悲的事情。所以,作者尽情的倒私货吧,至于说得是真是假,谁管他呢,看着玩儿罢了。反而是有些情节合理、内容有些专业深奥的东西没人关心,谁管你写什么,我看不懂就不看呗,你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求知欲,但每个人都有猎奇心理。所以,这里我想对我心爱的大明春高喊:亲,让私货来的更猛烈些吧,虽然我不知道是真是假。

  第二种表现的人更好骗,可以发展为铁杆粉丝。第三种,尽情的忽悠吧,打到了他反而显得作者的“历史”更真实了。

  文化品位低下Loser们基本没什么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他们习惯于低级趣味,满足于廉价庸俗的感官快感。对这些人来说,多学一些业务知识、为事业做些积累,远不如天天观赏《康熙来了》这种恶俗娱乐节目有快感。常年将大把的时间花在既不需要思考、也不增长见识的文化那啥上,这人要是能进步那就见鬼了。长此以往,人的精神世界必然远离现实生活,思考缺乏起码的逻辑性,判断力变得越来越差。

  上面的话是精英说的,别骂我。但我想说的是,想起了《间客》里的一句话,愚民的人生,有肥皂剧就够了。话糙理不糙,现实不是如此吗?抗日、特务等题材电视剧是我们父母那辈子人的肥皂剧,百看不厌,从中他们得到了战胜日本人、国民党的快乐。青春爱情电视剧如清宫剧是女人的肥皂剧,里面有她们有权有势有外表有痴心的男人,而网络游戏是很多学生的肥皂剧,其中她们得到了乐趣、友谊,军事时政更是不少男人的肥皂剧,在里面他们高瞻远瞩、指点山河。而小说更是我们的肥皂剧。我不是说他们很低俗,这个世界上谁又能免俗呢?

  我看到月亮从不会思故乡,看到落花也未考虑过青春。不是我俗,而是作者应该放弃一些所谓浪漫、小资的东西。想让你的思想为大众喜爱,不放下架子走下神坛怎么行。阳春白雪是好,但他就像儒家、哲学这些东西一样属于少数人。

  37,谈伏笔的技巧与境界.

  伏笔,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文学创作技巧。百度上的定义是:文学作品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是文章中有较大跨度的、能够前后关联呼应的、让人看了后面能回想起前面的文字,都可以归为伏笔之列。

  既然有这么宽松的定义,自然就能拉开档次上的差距。本人不才,尝试从动机的角度分析一二。

  为什么,我们要在文章中使用伏笔这样的手法?

  为了提高作品质量?这个答案未免有些假大空,至少我是不信的。

  在我看来,伏笔,以及其他文学技巧,其出现目的,都只是为了吸引读者看下去,这个听起来有些功利的理由而已。

  吸引读者看下去,这个动机可以进一步的细分成三个层次,这也代表着埋设伏笔这种写作技巧的三种境界。

  第一层,吸引读者看第一遍有一种曾经取得过成功,而现在却沦为剧毒元素的手法,也可以被归为伏笔的范畴,那就是所谓的“后世历史记载”云云,貌似是银英首创。类似的还有一个变种,大致的形式是“当时的他并不知道,之后他要遭遇到XXXX……”之类。

  这两种伏笔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作者在主动剧透。而细究这种剧透行为的心态,大致就是一种吆喝:我之后要写到的情节是怎样的跌宕起伏,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如果类比的话,这样的伏笔其实是一种透支行为,降低后文的阅读感,来吸引读者接着看下去,能看多少是多少。至于剧透太多导致没人看后文?债多了破产,没人看了TJ……

  其实,这样的手法在伏笔当中属于不入流。它不是提示或者暗示,根本就是明示。虽然还债的时候勉强也算是关联呼应了,但这个原本应当后付的伏笔效果,已经被提前挥霍掉了。所以,已经沦为剧毒元素的今天,还把这种手法当宝的小白已经不多了。

  而最初级,同时也是最普遍的伏笔,应该是构造悬念。某神秘人物的身份,某神秘行为的目的,某神秘物品的作用,某神秘事件的起因,某段语焉不详的奇妙预言,抑或某似有所指的莫名断语……故意在讲故事的时候设置这些疑问,吊起读者的胃口,直到后文中公布答案。

  这种做法有很多的缺陷,比如答案太简单的话会被读者早早猜到;悬念挂了太久会被人遗忘;缺失太多的情节会显得残缺而莫名其妙;太过刻意的抖包袱卖关子会招人反感。

  但是,从完成任务达成目标的角度来讲,这种手法算得上合格。在这样的手法催化下,只要不是心存成见,就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看下去的冲动——至于看完一遍之后读者的感受,那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在这样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这样的初级伏笔会有不小的后遗症。且不说知道了答案之后的回顾会显得索然无味,单就一点,吸引人读下去的是对答案的好奇而不是答案本身,就会造就两种后果——

  第一,悬念是基于对情节发展的好奇,但有一个能够激发兴趣的故事情节是前提。如果过于强调依赖故弄玄虚,情节中只剩下了悬念,那就是舍本逐末了。更有甚者,直接将自己的悬念提炼出来,堂而皇之的放在了简介文案中。一看到诸如“想知道XXXX吗?”、“XXXX的命运如何”之类的那些写手自以为吸引眼球的简介,我都只能叹息的点叉——连故事都没开始呢就卖起关子来了?在吸引读者看下去之前,你先得吸引人看过来啊。

  第二,就是写手们对于答案严谨性的轻视。吸引人的是对答案的好奇,而不是答案本身。所以哪怕到最后不能自圆其说、遗漏几条线没收,甚至腰斩烂尾,反正点击订阅我都赚到了。只是损失点口碑,就能大大降低创作难度,提升码字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层,吸引读者看第二遍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引爆后文中的伏笔,让读者意识到自己没有完全理解前文的全部意义,从而产生再读一遍的想法。

  最典型的就是侦探推理小说。最后指证犯人的种种线索证据,一定要是前文中出现过的。或许可以有那么一些摆在明显的位置,以吸引推理爱好者的自由发挥,但一定要有那么一两项关键的证据,要在描述剧情的同时自然而然的、瞒天过海的夹带出来,让人在第一遍的时候毫无所觉,却在知道答案之后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故事里还隐藏着这样的线索,以此来让读者产生再仔细品读一遍的意愿。

  类似的,在其他类型的作品中,也可以采用相近的手法。让主角陷入看似走投无路的绝境困局,而最后逃出生天的手段方法物品思路,前文的角落里却早已若无其事的交代过。于是读者会惊叹作者的深谋远虑,进而从头开始重新仔细研究拜读。

  另一种更高级的手法是误导。先用比较直白的文字让读者形成某种印象,却在最后陡然间将之颠覆,然后一一历数之前诱导文字的种种破绽,以及其中点缀的隐语暗示。

  一般来说,这种手法多用于构建人物形象。一开始看起来像坏人的角色,最后发现是忍辱负重的好人;一开始看起来是伟光正的角色,后来却被证明是特务奸细伪君子。比较著名的,比如哈里波特中的斯内普……好吧,后者我一时想不出什么代表人物,岳不群算吗?大概是因为前者这样的人物比较有爱,作者愿意花费笔墨,但要细致刻画一个自己痛恨的角色却相当困难。

  在推理小说中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用种种误导手法塑造出一个看起来很可疑的嫌疑犯,却把真正的凶手描绘得人畜无害,直到最后真相大白时让人目瞪口呆。

  虽然这是相当具有观赏性的手法,但借鉴到网文中,特别是百万字的长篇网文却很困难,因为这样的手法要求作者具有长远的眼光和良好的大局观——

  想要在结尾最**的时机引爆伏线以取得最佳效果,你需要很早以前就设计好这样的发展规划,不动声色的将准备工作按部就班的悄然做好,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要流畅自然,更要时刻考虑到与腹稿中的结尾的呼应。这样的伏笔讲究的是跨度越长越好——这一章出的角色下一章就自曝那是人物介绍;角度越多越好——颠覆就好像在指证犯人,没有严谨翔实的推理和众多确凿的证据只会显得做作苍白。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格局和耐心,提前泄露天机或是临近结尾才开始挖坑,都会让效果大打折扣。

  从具体的文字方面来说,这样的伏笔多半采用歧义或是双关的技巧。联系邻近的上下文是表面含义,只有知道了结果真相才能看出真正意图。当然,对于往往被一目十行扫过的网文来说,把有用的信息夹杂在滔滔洪水中可能也会起到类似的效果,但多半读者只会懊恼自己的没留神,不会增加对作者和作品的好感度,而且这样投机取巧如果被眼尖的读者发现,就完全无法达到目的了。

  如果说,第一层的伏笔是在透支,提前挥霍读者读完一遍之后对作品的热情,那么这第二层就是储蓄,零存整取。在第一遍阅读完结之前陆续存入种种隐藏伏线,在结尾时一起提取出来,操作得好的话,获得翻倍的利息也不是不可能。

  但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技巧,它也是有门槛、风险和局限的。

  首先,就如前文所说,在吸引读者看下去之前,你先得吸引人看过来。同样的,在吸引读者看第二遍之前,你得先保证读者能看完第一遍。如果考虑埋设隐藏伏笔过多,矫枉过正之下,就会出现故事的前半平淡如水甚至支离破碎,以至于无法让人看到你最后爆发的桥段。所以,在拥有足够文字基础之前,不建议写手过多的追求这种哗众取宠的手段。

  其次,读者是有自尊的。你可以在最后引爆伏笔时说:你们都错了,你们被我骗了。但如果之后你不能拿出一个完美的解释,让读者心服口服于你的设计布局,甚至出现了BUG硬伤,就会收到反效果,让读者感觉自己受到了愚弄;还有,如果布局不够隐秘,被人提前猜到了结局的包袱,也会适得其反——这点小伎俩骗得了谁啊?貌似遇到这种情况时,很多作者会选择删书评或者改大纲的手段,意图亡羊补牢。不过我觉得,与其注定失败时危机公关,还不如在之前做好规划未雨绸缪。

  最后,就是这种伏笔的局限,这样结构的作品最怕被剧透。就好像之前追求吸引读者看完第一遍的技巧,是不会考虑第一遍以后的事情的。同样的,在对照着第一遍的结局,在第二遍时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将那些隐藏伏线一一挖出来之后,阅读这部作品的乐趣就消失了大半。换句话说,你最多只能吸引读者看第二遍,多半只能让人回味某些细节——虽然对于网文来说这已经相当不错了——想要单凭这些手段来追求更多,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的。

  第三层,吸引读者看第N遍其实对于网文来说,这已经是一种曲高和寡的追求了。我甚至敢断言,在所有上了架的书中,没有把这种无聊想法付诸行动的存在。这种可以说注定小众的自娱自乐,只属于那些毫无功利目的的闲散作者。

  摆在明面上的伏笔只在第一次时有用;捅破窗户纸就会被挖出来的伏笔只能让人上当一次;想要让读者有看两遍以上的意愿,需要文字有足够的深意,禁得起反复的咀嚼品味。

  具体到伏笔这一技巧,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第一,与人物形象捆绑。首先你要有一个足够复杂丰满、让人印象深刻、值得评点品鉴的人物,然后为他设计一句意味深长的评价或是台词,接下来随着故事的进行,在人物形象不断塑造完善的过程中,在那么三五个关键场景之下,将那句设计好的评价台词醒目的放出去。随着人物的出场、转变、完善和落幕,这样的一句话贯穿始终,内涵则被逐步挖掘出来,最终成为代表这个人物的标志性线索。最后,如果成功的将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变得脍炙人口,那么读者们在品味思考这个人物的同时,也就会很自然的在那句评价台词的伏笔附近流连忘返。

  第二,与故事灵魂挂钩。首先,你的故事要有足够深刻的、发人深省的立意,然后为此设计一个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小桥段,然后配合整个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在关键地段出现那么三五次。人物和结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整个桥段本身要让人感觉似曾相识。最后,用纵向联系起来的几个相似桥段对比,来承载你的立意和灵魂。

  比如在故事的头中尾,同一个人做同样的事得到不同的结果,可以表现改变;不同的人做同样的事得到同样的结果,可以代表轮回;同一个人做不同的事得到同样的结果,可以象征宿命。当读者认同或是震撼于你的思想的时候,也就会将思考品评的目光反复投注在那桥段伏笔之上。

  以上两点其实并不能算是单纯的伏笔,更多的近似于表现人物或是思想的形式上技巧。而在我看来,最纯粹的伏笔,是那种暗藏因果式的彩蛋。

  平直的故事是跟着主角走的一条线,而优秀的作品是各种人物适逢其会构建的一张错综的网,乃至于这张立体的网所搭建的一个世界——即所谓最简单的设定。

  所谓的彩蛋,就是那种无关主线情节,即使你没有发现也可以流畅的理解阅读的支线剧情。但一旦你发现了,就会惊叹于情节的精致巧妙,以及作者的独具匠心。

  举两个例子吧:暴风雨中的蝴蝶晨露之卷“DewDrops”,第四章旗帜为谁高扬(5)

  “教廷已经看到了预兆吗?”

  “是的。只要没有超乎命运以外的力量干涉,我们就会在这次圣战中迈向胜利。诸神会祝福这次战争!”

  以及晨露之卷“DewDrops”,尾声错误的一切和正确的战争“开玩笑吧?谁会费那么大力气来侦查我们这两个小人物?你最近那个新身份确实稍微招摇了点,但也不至于能引动敌人用神兆等级的预言魔法来探查吧。连误导术都用上了,有必要吗?”

  我甚至都不敢完全确定这两段之间是有联系的。前一段“超乎命运以外的力量”影射着穿越的主角,后一段“误导术”的名字和作用也出现的极为自然。如果不是刻意的放在一起对比,有多少这本书的读者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关联呢?

  而在意识到这其中可能的玄机之后,我沦陷了……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彩蛋——

  微酸学园ABC正文第九十四章“至于他的心腹爱将,经委会的那个第一秘书……”

  “今天好像并没有到场。”快速扫视了一眼整座会场,月星续道。

  在第一次看到这里时,虽然对于苏曜阳的未出场产生了轻微的疑惑,但我也只是把它当作了作者的情节设定,并未深究。直到某次回顾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这样的前文:正文第七十四章“就是下个月的二十六号吗?”苏曜阳确认道。

  “没错,你可以直接进去找我。但是,在这之前,为了保持彼此的新鲜感,我可不想再见到你。”紫瞳说道。

  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一两个彩蛋时,那仿佛在副本迷宫中发现了隐藏宝箱一样的新奇体验,会带来怎样的阅读快感呢?

  由粉进化成蜜,由蜜转职为厨,有时候只需要这么小小的一步。

  如果延续之前透支、储蓄的类比,那么这种境界的伏笔就是风险投资。储蓄是有保障的,只要能让人看到最后,你之前埋的伏笔都至少能收回成本。但对于这种更高深的技巧,你无法保证有多少读者能够挖掘出那些潜藏着的无迹可寻的东西,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可能更少。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你费尽心机的布置做的都是无用功。但只要有那么一两个看出了你良苦用心的读者,就会以近乎百分之百的几率转化为死忠,不但愿意五遍十遍的温故以求知新,更会主动的帮你宣传推广。储蓄的利息有限,而风险投资,百倍千倍的回报都有可能。

  在我看来,网文的商业化模式,相对于实体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只要第一遍阅读就必须付钱,而不是只有当你决定买回去收藏的时候才需要付钱。

  所以,那些只为吸引人看第一遍的小伎俩甚至盘外招的泛滥成灾,都是这种商业功利模式带来的必然结果。相对于那些恨不得将自己的所有卖点第一时间堆到读者眼前的水果贩们,能够有吸引人看第二遍意识的作者,已经是极为注重质量和口碑、相当有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精英了。至于那种着眼于培养死忠的小众,注定不适合这种模式,只能游离于大众主流之外。

  劣币驱逐良币,不外如是。

  在传教心中仙草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网文从来不看第二遍。

  前两天论坛里也出现了这样的声音:不论有多热爱它,网文从任何一个角度而言对读者基本上都是没用的。

  到底是作者的短视带来了读者的鄙夷,还是读者的浮躁推动了作者的功利。这其实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只能说是这样的商业化模式造就了这样的恶性循环。

  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一个仆街的作者,我当然无力改变这样的局面,我甚至不敢肯定自己的观点就是绝对正确的、值得推广的。但我会坚持、践行自己的观念,不管是看书还是码字。

  搔首弄姿只为吸引眼球,只要得到了点击订阅,哪怕你之后恶心呕吐或是破口大骂,都与我无关——原来小白文的作者,都是凤姐吗?

  [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https://www.biqwo.com/dudu/39/39142/217477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