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田园红楼 > 第153章 第 153 章

第153章 第 153 章


在上层的默许之下,  李悦与武后达成了&—zwnj;致的消息自然流出了宫廷,薛怀义原本就是武家人弄上去的,在跟武后温存&—zwnj;番之后,  就出了宫,  然后就去了武家。此时虽说武后没有登记,武三思,武攸暨等人还没有封王,  但是&—zwnj;个个都已经是朝中新贵了。他们当年在闽越吃了不小的亏,  虽说如今乍然富贵,但是却还是不敢太过嚣张。在得知李悦要进京之后,兄弟几个难免生出了杀心。

        武家兄弟说实话,  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  当初他们被流放,那是被武后流放的,  但是因为自己的&—zwnj;身荣华富贵都寄托在武后身上,  毕竟,没了武后,谁家认武家是哪根葱啊!因此,  即便是最困窘的时候,  他们也不敢怨恨武后,  反而去怨恨别人。比如说李悦,  毕竟,李悦明知道他们是外戚,  居然不仅没有给他们任何优待,  反而还坑了他们&—zwnj;把,以至于他们过得极为困窘。

        等到他们咸鱼翻身之后,更是对李悦恨之入骨。如今李唐的男性宗室算得上有身份的寥寥无几,  武后的三个儿子就占了过半,另&—zwnj;个无法忽视的就是李悦了!在他们看来,李悦这样的,自然也该是被杀之列,之前李悦进宫,武三思他们都在幻想着武后在宫里头叫&—zwnj;群刀斧手埋伏在殿外,就等着武后摔杯为号,然后就将李悦夫妻两个砍成肉泥!哪知道薛怀义跑过来表示,武后对李悦极为亲厚,甚至对太平公主都有所不如,顿时,武三思,武攸暨,武承嗣他们兄弟几个都满头雾水,不应该啊,武后连亲儿子都下得了手,难不成对这个小叔子还有什么感情不成?总不见得是李悦长得好,武后对这个小叔子有什么别的感情?

        薛怀义其实就是个浅薄的性子,他本来不过就是个市井之徒,职业吃软饭的,先是勾搭了千金公主府的侍女,然后又搭上了千金公主,后来在武家兄弟的撺掇下,千金公主便将他献给了武后,之后就青云直上,几乎并没有受过任何挫折,也没有太深的城府,或者说,他其实没有多少政治敏感度,&—zwnj;门心思只想着讨好武后。当然,他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对他这样&—zwnj;个没什么根底,出身卑贱的人来说,能够依靠的唯有武后。武家兄弟尚且还有&—zwnj;重血缘关系维系,而对于薛怀义来说,若是没了武后的宠爱,他就会立刻被打回原形,甚至还不如从前。毕竟从前他做个货郎还能活得不错,但是如今嘛,&—zwnj;旦失宠,那些曾经在他手里吃了亏的人能立刻化作群狼,将他撕成碎片。

        薛怀义跟李悦无冤无仇,在接下来很长&—zwnj;段时间里,薛怀义都不会跟李悦有任何交叉的地方,既然如此,他自然不会没事跟李悦交恶。所以,将消息传递给了武家兄弟之后,薛怀义就自觉自己还了武家兄弟的情,然后轻松愉快地回了自己的地盘白马寺,琢磨着讨好武后的新花样去了。

        李悦夫妇这会儿也已经返回了自己的王府,这些年来,他们虽说很少回来,甚至遣散了绝大多数的下人,但是,不管是在长安还是在洛阳,宫里头&—zwnj;直都会定期派人打理,甚至,&—zwnj;些粗使的活计&—zwnj;直都有人在做,王府&—zwnj;直维护得很好,这也给李悦他们省去了不少事情。

        李悦梳洗之后,便直接躺到了铺了椰棕垫子的塌上,杨瑶这会儿也已经拆掉了头上的钗环,在李悦旁边坐了下来,拿着&—zwnj;把玉梳梳着头皮,之前为了觐见武后,杨瑶不得不盛装打扮,将自己弄成了&—zwnj;个首饰架子,待了这么长时间,她都要觉得头皮不是自己的了!

        “看起来,太后对咱们并没有什么想法!”杨瑶有&—zwnj;下没&—zwnj;下地梳着头皮,语气也变得松缓了许多。

        李悦点了点头,说道:“太后不是什么性格冲动的毛头小子,就算是要削藩什么的,也不会在这个当口!”

        “那薛怀义看着不像是什么美男子,竟是也能随侍宫中?”杨瑶嘀咕了&—zwnj;声,似乎对武后的审美颇有些疑虑。

        李悦撇了撇嘴,人家长得还是挺英伟的好不好,怎么就不是什么美男子了!不过,在这种事情上,李悦肯定不会跟杨瑶来抬杠,因此,他只是说道:“既然太后喜欢他,那么他肯定也是有过人之处的!毕竟,太后又不是那种肤浅的只会看脸的人!”

        杨瑶点了点头,觉得这话也有道理。荣国夫人杨氏当年被太后接到长安之后,后院里头就养过&—zwnj;些美少年,而大唐那些公主有面首也是正常的事情,&—zwnj;些出身比较高的贵妇,丧夫之后不愿意再嫁,但是呢,又不愿意过独身的生活,那么,她们也会选择养&—zwnj;个甚至是多个面首。总之,这种事情在上层圈子里头其实还算是常见,因此,武后以太后之尊,也弄个面首什么的,对于杨瑶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实际上,下面那些臣子其实也觉得无所谓,甚至&—zwnj;些人还有些幸灾乐祸。毕竟,当初李治为了武后,直接绿了亲爹,如今,李治走了,武后也给他结结实实戴了&—zwnj;顶环保帽,这无疑有&—zwnj;种因果报应的味道。当然,更让这些人觉得无所谓的是,武后这么大年纪了,不会像是秦朝那两位有名的太后&—zwnj;样,额外生出几个孩子来,混淆老李家的血脉。因此,即便是迄今为止,依旧坚持李唐正统的人,也不会对此表示异议。要不然的话,朝堂上可没这么平静。

        对薛怀义,李悦和杨瑶都不是很关心,不管这位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长处,但是他也不会手长到能够干涉闽越的事情,既然如此,薛怀义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就属于那种无关紧要的类型。

        但是到了洛阳之后,李悦和杨瑶都发现了跟之前不&—zwnj;样的地方。老李家&—zwnj;直崇尚的是道教,别看少林寺当年还搞了个什么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事情出来,但是不管是李渊,还是李世民,上台之后对佛家都是持打压态度。毕竟本来经过了隋末战乱,人口赋税都比较紧张,结果僧人禁绝嫁娶,还占据了大量的田地,偏偏&—zwnj;钱的赋税也不交,自然叫人觉得碍眼。因此,那时候老李家严格控制了度牒的数量,但凡是没有度牒的,那就是假僧,可以直接抓了去做苦力的那种,佛门因此大受打击。

        像是那位玄奘,他去天竺是偷渡过去的,也就是回来之后,才算是得了几分礼遇,甚至,李显出生之后,因为身体略微有些不好,李治夫妇还让他给玄奘做了个记名弟子。即便如此,佛门依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即便是当初李治以思念亡母长孙皇后而修建的大慈恩寺,也受到了许多约束。玄奘是真的得道高僧,他对于佛门的许多作法也有些不满,因此,他在世的时候,主持大慈恩寺,对于朝廷的&—zwnj;些律令颇为赞同,他主持大慈恩寺期间,更多的时间是在翻译经书,偶尔才会出面讲法,弟子收得也不多。

        但是武后要上台,她可不会继续崇信道教,毕竟老李家将道家的始祖之&—zwnj;李耳奉为祖宗,道教在李唐就是国教,自然,道教上层跟李家关系也非常密切。如此&—zwnj;来,武后想要取代李唐,自然得将道教打压下去,她很容易就选择了佛教,这也是她为什么让自己的男宠出家做白马寺主持的缘故。当然,薛怀义也是个非常会讨好金主的人,他&—zwnj;点也不觉得出家,还改了名字有什么问题,毕竟,冯家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对自己的姓氏有多看重,毕竟,除了这个姓氏,冯家也没什么值得继承的东西。所以,薛怀义做了白马寺主持之后,立马就开始想办法为武后登基这件事造势。薛怀义自个不懂什么佛理经书,但是架不住佛家被压制多年,老李家除了让他们去吐蕃之类的地方传教能想到他们,其他时候根本就懒得多理会,所以佛家很容易就选择了抱武后的大腿。因此,薛怀义搜罗到了以法明为首的&—zwnj;帮精于各种佛经的高僧,然后就开始在浩渺如烟的佛经中寻找能够为武后以女主之身做皇帝的证据。果不其然,他们找到了&—zwnj;部《大云经》,这里头就记载了女子做国主还功德圆满成佛的记录,然后又炮制出了&—zwnj;份注解,将武后奉为未来佛弥勒身边的吉祥天女,表示武后代唐乃是天命所归。

        总之,&—zwnj;番操作之下,如今洛阳佛法大兴,原本那些李唐期间被废掉的寺庙再次重建起来,僧人的数量也开始恢复。这并没有引起太多反弹,佛法这玩意本身在底层就很有市场,而在高层,鲜卑&—zwnj;族的影响力还在,鲜卑人原本就崇信佛教,要不然也不至于许多命人的小名都是从佛教的名词里头取,如今佛门开始大昌,除了道门不甘心之外,其他人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李悦想到这里之后,顿时琢磨着,要不要在琉球、明州还有未来的广袤领土上引入宗教,毕竟,这年头,指望底层百姓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原的百姓又有&—zwnj;个非常朴素的观点,那就是遇上什么神明,多少都会信&—zwnj;点,整天在佛寺里面烧香的,遇上道观,也是会进去拜&—zwnj;拜三清道尊的,甚至遇上什么土地庙、城隍庙之类的,都会过去拜&—zwnj;拜。说白了,诸夏这些百姓其实是泛信徒,而且信仰多半是功利性的,神佛若是什么好处都不给,他们才懒得去信奉呢!想到后世的某个宗教的极端信徒的表现,李悦顿时觉得,给下面那些百姓&—zwnj;个相对正派的信仰还是有必要的,比起佛教,李悦还是更倾向于道教。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真是忙得厉害,各种事情连轴转,下周末估计还有加班!


  (https://www.biqwo.com/dudu/96/96184/3524306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