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君情染江山 > 第三十五章 七夕灯火

第三十五章 七夕灯火


  战国没纸,钰萱便买来最为透光的绢布,又找家里的下人拿来竹子,细绳子、米汤浆糊。

  从早饭过后,钰萱就开始在房间里做犀牛灯。她首先动手,将竹子划成粗细不一、长短不一的竹篾条。想着容易,做起可不简单,钰萱不小心将手指划伤了几道口子,才弄好了竹篾条。

  接着,她在莲玉的帮助下,四双手齐上阵,才将这些竹篾扎成了小犀牛的圆滚滚的身体,粗胖的小腿、长着小耳朵、小犄角的头。之后便是往乙小灰骨架上绷上绢布。他俩弄了大半天小犀牛灯才宣告诞生。不算特别精良,但看起来也的确是只小犀牛模样。

  钰萱最后在小犀牛灯的背上,写下3个字:"乙小灰",她如今终于会写简单的汉字了。多亏了乙鸣这位全科老师,以及平日里乙小灰的配合。

  这几天,乙鸣因为要陪他的伯父,都没有在午后出现在钰萱的后院。可是,错过今天,便错过七夕节了。而且明天钰萱就要随着她父亲,动身去随国了。

  随父亲动身的前一天,这天也就是钰萱准备送给乙鸣礼物的七夕节了。夜晚,钰萱拿着小犀牛灯走到了后院,她抬头凝望着星空,璀璨的星子缀满了夜空,迷蒙素白的银河两岸,她很快就找到了,隔河相望的牛郎星与织女星。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钰萱想起宋朝诗人秦观写下的诗句,但在钰萱心里,这样的离别愁绪不该是她和乙鸣之间的,他们不是情侣,而且这次也仅仅是一个月不见而已。

  钰萱坐在树下的秋千上,试着用竹篪吹奏乙鸣教会她的那首似鸟鸣却有着特殊用途的曲子。钰萱想如果乙鸣在家,他们之间的默契,他一定会到后院来。

  一遍鸟鸣结束,乙鸣果然来了。隔着破墙的空隙,他与钰萱面对面站着,并向钰萱问道:"你找我我有要紧的事?"

  钰萱一边说道:"也不是特别要紧",一边竖起手指向上指了指,示意乙鸣翻过来。乙鸣会意的点头,然会飞身越过隔墙,来到钰萱家的后院。

  钰萱对他说:"我明日要启程去铜绿山,我跟着父亲一起走。今晚是想向你告个别。"

  钰萱以为乙鸣会说些告辞的话,没想到他却伤心的说道:"哦,那我会紧随其后而来。刚传来的消息,我哥……我哥他重病薨了,我要回随国奔丧。"

  突如其来听到这样的消息,钰萱很是意外,她想起前几日从父亲那得知,乙鸣的大哥没有来参见熊章殿下的储君册立仪式,现在她才明白,原来是乙鸣大哥病重的缘故。乙鸣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定悲痛万分,一想到这,钰萱心里也暗暗为他伤心。

  钰萱抬头看着他,这才注意到,乙鸣的面容的确憔悴了些。他眼窝本来就比常人要深一些,此时似乎更加深凹。钰萱上前一步,拍了拍乙鸣的肩膀,安慰的说到:"节哀。你们一定兄弟情深。"

  乙鸣还是情绪低落。钰萱又说:"我们那个世界有一种传说,说人死后,灵魂会飞上天空,化成一颗星。你看今晚的星空,那么多的繁星,按照这种说法,你大哥正在天上看着你呢,你别难过伤了自己的身体,他知道了也会不安的。"

  乙鸣这才恹恹的回应钰萱:"恩,听到这个突然的噩耗,我是很伤心。你说的人的灵魂会化作星星的说法,我这个时代还真没听说过。"

  说着,乙鸣抬头看着星河,虽然钰萱就在他身边陪伴着他,但她仍然觉得远离故国与亲人的乙鸣是那么的清冷与落寞。

  感受到乙鸣悲伤的心境,钰萱一心想赠送小犀牛灯给乙鸣的打算,她犹豫起来。犀牛灯就放在后院的石桌子上,钰萱本想让乙鸣点燃灯中的蜡烛,让乙小灰闪闪发光起来,钰萱感觉到,乙鸣此时此刻,一定没这个兴致了,思来想去,她决定放弃了。

  钰萱又问:"既然你也要回随国,那明日一起启程出发?"

  乙鸣答道:"我也想早点回去,但我伯父随文厉侯来楚国,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你们先走吧。我们人少,走得快,晚你们一天动身,兴许还能追上你们。你路上小心,平安的去,平安的回来。"

  "那你还回楚国吗?"钰萱突然想到这一点,忍不住问他。

  乙鸣想了想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我父亲一定很伤心,不知道会不会立即册立我接替大哥,成为储君,我回去走一步,看一步。总之,即使我不回楚,我们随国还得再派一名王室成员来你们楚国当质子的。"

  很多离别的情绪瞬间漫上钰萱心田,本来以为只是一个月不能相见,没想到这一别却很可能后会无期,钰萱抑制住心中的不舍,只说了句:"哦。"

  钰萱其实自私的希望她还能见到乙鸣,还能看见他身手矫捷的越过她家和他家的后院隔墙,还能与他一起吹篪弹琴,度过一个又一个恬静安然的午后时光。

  但乙鸣在楚国的身份是质子,背井离乡,不得自由。她应该祝福他有好的前程,而不应该希望他又回到楚国。可理智与情感在此刻却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钰萱,你知道吗,我到楚国当质子,本是人生之不幸,但我最幸运的一件事情,就是能认识你。如果我们就此不能相见,你一定是我在楚国最想念的那个人。你说你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后来跟你相处,渐渐的我信了。"

  乙鸣接着说:"我说过,在你命运出现新的转机之前,我愿一直陪着你,可是如今我或许要食言了。希望你能回到属于你的地方。不过你若真的回去了,我祝福你,更会长长久久的挂念你。"

  "恩,我一定会回去的,我一定也会想起你,你是我在这个世界,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和知己。"钰萱很想张开手臂,抱一抱他,但她最终控制住了自己。

  这是在古代,这样男女之间的举动,特别是在谦谦君子乙鸣面前,总是不妥的。然而钰萱更怕,一个离别的拥抱,会让她忍不住落下泪来,忍不住在今后没有他的时空中,不停的想念与回味。

  舍不得,却必须要欣然成全,在漫长的人生中,与知己的相遇又分别,哪一次不是祝福中含着伤感、一边想哭却又真心的微笑。

  钰萱还思索着另一个问题,乙鸣如果真的就此从她的身边离开,她还可能穿越回去吗?她是因他而来,是否也会因他而去。钰萱一直坚信的她能回到现代的信念,在此刻也动摇了。

  想到这些,钰萱心中的离愁更浓,她顾不得那么多了,如果今后她再也见不到乙鸣,她必须把自己亲手做的乙小灰的犀牛灯送给他。她觉得如果不送,自己一定会后悔,一辈子后悔。

  "在我们那个时代,今天是七夕节,传说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本是两个生活在一起的好友,他们化作星星后,隔着银河相望,却能在每年今天相逢聚首。我们地上的人,根据这样的传说,也会在今天送给知己一件礼物。你看,我做了一盏灯给你,是乙小灰的模样"。钰萱一边将七夕节关于爱情的部分隐去,瞎编着了一通话,一边将小犀牛灯递到乙鸣眼前。

  当乙鸣把小犀牛灯中的蜡烛点亮的时候,钰萱终于心里才好受一点点,烛光照应着他们的脸,两人的瞳孔中都有一簇闪亮的光芒,惜别的情谊充盈心间,却又克制的将不舍的话语统统隐没,只留给对方最后的笑颜。

  出发去随国铜绿山了,子徒燮率领的队伍有二十来人。钰萱第一次见到了真实的鲁班。

  他看起来普普通通,但队伍里,人人却都对他敬重有加。想必,他一定因一双巧手,以及有一颗精明能干的设计头脑,而名誉天下。

  白天赶路,钰萱大多数时候坐马车,父亲的部下和鲁班则都骑着马。这样走了两天,钰萱觉得闷极了,于是她就找到父亲队伍下的一名小士兵和他交换,钰萱骑他,那人乘车。

  这样一来,她找父亲或鲁班说说话句方便多了。每当太阳落坡之前,子徒燮便指挥队伍停下来,住在临近方便的城镇里。

  父亲是楚国司马,自然钰萱他们所到之处,楚国的地方长官会迎接他们,好吃、好喝、好睡的接待。这一路上,他们走得并不赶,也不算辛苦,钰萱的兴趣点则是欣赏风光与民情上,在现代她就喜欢旅行,这一趟旅途到现在为止,她觉得饶有乐趣。

  很小的小时候,钰萱就听过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故事讲木匠祖师爷的鲁班不小心被叶子划破了手指,他仔细观察,发现割破他手指的叶子是锯齿形状的,从而发明了锯子。

  在这路上,她终于有机会亲口问问鲁班,真是这样的吗?

  鲁班笑着说:"丫头,你听哪传来的这个故事,锯子可不是我发明的,在我之前就有锯子了。春秋时左丘明所作的《国语》中载:"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这锯子啊,在春秋时期就有了。"

  哦,看来,历史真的是误传啊!

  走了4天后,第五天启程的时候,子徒燮告诉她:"钰萱,今天估计过了午时,我们就会离开楚国,而进入随国境内。楚、曾交界一代带,最近一年多,有一窝山匪,你今日都别骑马了,乖乖的呆着马车里。"

  "好的,阿爹,有你保护,我才不怕呢。那我要不要把男子衣服换上?母亲临行前,让莲玉收拾了一套,带在路上。"

  "好,稳妥起见,你换上吧。"阿爹发话。

  女扮男装的钰萱,头发高高的束起来了,襦裙换成了裤装,上衣从藕荷色换成了黑灰色窄袖短衫,刚开始她觉得有些别扭,但衣服简单利落,出发以后,她才觉得这套行头帅气又方便。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biqwo.com/dudu/91/91203/52812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