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葬明1620 > 第三十四章 议政(二)

第三十四章 议政(二)


  “周兄,你的看法呢?”

  陆渊脸上泛起一丝期待开口道。

  “我......”

  周坦有些猝不及防,他原以为这样的环境之下原本是轮不到他插嘴的。

  “只是用一些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恐怕被大家取笑!”

  周坦站起来,飒飒地走了几步,到厅堂中央。

  他的语气很谦卑,郑巍和诸位族长的脸上皆是一副笑容。

  “周先生,听说你是陆公子的救命恩人,能够如此胆识过人,又慧眼识珠,想必胸中定有经天纬地之才!不如一抒胸臆,让吾等老朽开一开眼界。”

  曾显岳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满脸的皱纹中挤出一张灿烂的笑脸。

  “既然诸位长辈推举,小生在这里也就冒昧了!”

  周坦一拱手,向着诸位族长行礼道。

  转过头来,他看了一眼陆渊期待的眼神,道:“重要的事务刚才几位老前辈都已经说过了,剩下的我就再补充一些,权当是狗尾续貂了。首先,关于内政问题,收复城塞,安民告示,重建朝廷这些举措皆是必须的,但是在做这些事情之前,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名义,也就是说要名正言顺。曹操横行中原,却为了一个傀儡一般的汉献帝千里勤王;尔朱氏之后,宇文氏,高氏乱政却依旧奉魏氏正朔数十年;太祖洪武,虽然宣称自己为淮右布衣,但是在史官的记载中,他出生时仍然是红光满室,天生异象。现在我们以兵戈之事上位,威势浩大,但终究是可屈人而不可服人。”

  陆渊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似乎周坦这话已经说到他的心里去了。

  “那我们如何才能名正言顺?”

  他问道。

  周坦微微一笑,道:“此时,就要用已经驾崩的尚丰王做文章了。在现场目睹尚丰王坠下山崖的只有区区数人,大多数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我们只要借尚丰王之手起草一道谕旨,言及任命陆公子为摄政,借三十六姓之兵驱除倭寇,那么我们就是勤王之师,正义之师,我想凭着三十六姓在琉球的威望完成这点小事应该不是问题。”

  “然后呢?”

  陆渊继续问道。

  “然后,我们当然就是要尽到勤王之师的责任了,尚丰王之死是我们的过失,我们要倾尽全力的为他举行浩大的国葬。同时放出消息说是尚宁王被倭人推下山崖,粉身碎骨。最好能找几个见证人,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办成。等到这些事情处理完,看到此情此景,听到此言此说的琉球子民他们还会对我们产生丝毫的怀疑吗?”

  周坦将他心中的计谋一一陈说。

  “平头百姓当然好糊弄,但是那些王公贵族可就难办了。”

  曾显岳在一边小声的嘟囔着。

  周坦看了看他,正色道:“唐太宗曾经说过水亦载舟,水亦覆舟。尚氏勾结倭人横行霸道,欺辱小民,早已不得人心。尚氏这条船早已千疮百孔,而百姓这潭水已经是怒潮澎湃。现在只要一股疾风吹至,裹挟起巨浪,这条船想不翻也难。我方才所述之法一旦实行,便是琉球风起之时。到那个时候,这些甘当倭人走狗的王公贵族们不过是落水之犬,过街之鼠,纵使他们再三辩解,也不过会被认为是诽谤勤王之师,破坏忠君之业。孰生孰死,一目了然。”

  陆渊听着这段话,脊背不由一阵发凉。

  一场原本见不得人的谋反之事,竟然在周坦的几番部署之下变成了勤王忠君之事。

  在琉球行此计策,可以说是它天命已尽,天道使然。

  然而天下的朝廷没有一个绝对称合民心,这可以说是所有国家的弱点。

  这个弱点一旦被利用,一番谣言诽谤下来。

  妖风四起,暗潮涌动。

  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如同一艘怒涛之中的小船一样,说翻就翻。

  这无论如何也算的上是一个毒计。

  水亦载舟,水亦覆舟,此时听起来却是这么的令人害怕。

  陆渊一面心里念叨着,一面又看着周坦,暗示他继续说下去。

  “在取得名正言顺的地位之后,内政上的问题迎刃而解,接下来就是对外了。首先,大明现在内忧外患,绝对没有可能干预琉球的事务,这一点起事是不足为虑的。德川幕府早就对萨摩等西南诸藩放心不下,现在琉球出事,他乐得看这个热闹。幕府将军一定会向琉球宣战,但是绝对不会出兵。这样的话,我们正面的敌人就剩下萨摩藩一个。”

  周坦分析局势道。

  “然而,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远远不是萨摩藩的对手。”

  曾显岳提醒周坦道。

  后者将目光转向他,道:“这一点我自然清楚。所以必须整饬军备。萨摩的军队数量最多能达到五千人。所以我们至少得拥有一支称得上精锐的军队才可一战。”

  陆渊点点头,道:“我们现在掌握在手上的军队大约有七八百人,但是鱼龙混杂,很多临时加入的船工都没有经过正规训练,而从久米岛带来的人也只接受了十几天的训练。大多依靠的是自己的武学底子作战。”

  周坦表示同意,他昨晚在街上见到的大多数士卒都是军容不整,毫无精锐之相。

  “那么现在我们的财政状况和武器储备情况如何呢?”

  周坦问道。

  “这,就得问我旁边的这个人了。”

  陆渊笑了笑看向林觉,昨晚在陆渊休息之后一直是他在处理相关的统计事务,到现在眼眶上还留有黑色的痕迹。

  林觉打了个哈欠,看见大家都望向自己,一时间清醒过来。

  “林觉,向大家汇报一下昨晚的统计结果吧!”

  陆渊充满期待的看着他道。

  “昨晚在泊港收缴白银十一万三千两,黄金五百六十两;在日本町收缴白银二十八万六千两,其中包括几个倭人开设的钱庄,黄金四百四十两。在首里王城发现白银三十万一千两,黄金一千两,其他几百件珠宝古董由于没有人认识,所以无法估价。”

  林觉说着昨晚的收获,脸色有些激动。

  这些三十六姓的子弟,虽说见过不少钱,但是这么多还是第一次看见。

  在座的几位族长脸庞也是微微的颤动着,有些难以置信。

  “那么在船只武器方面的结果呢?”

  陆渊从容不迫的问道。

  他并不是瞧不起这几十万两银子,只是在后世这一笔顶了天上亿的财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的不算多。

  再说他现在连造反这样的行当都敢干,而且还是带头干,生死都置之度外了,还有什么东西能比生命还重要吗?

  林觉咽了咽口水,继续道:“船只方面除了几艘损毁严重用于处理倭人尸体沉海了之外,还有安宅船七条,关船六条,小早船三条。武器的话,收缴倭人的长短倭刀五百柄,大小火铳一百多只,打开首里城奉行所的军器库之后,得到倭刀八百柄,火铳三百支,大明腰刀六百柄,长矛八百支,藤牌五百副,倭弓两百副,箭矢一万支。另外还发现了十二尊六十斤的大碗口铳和四尊四十斤的虎蹲炮。但没有发现相应火器的弹药。”

  陆渊一边听着,一边思索着什么。

  在此前的十几年里,琉球除了数百人的巡防队之外,不允许拥有正规军队,而萨摩还在琉球设立了在番奉行所,将琉球国内的兵器全部收缴起来。由专人看管。但没想到这一回却是被陆渊的突然袭击给占了大便宜。

  “火器的弹药我们可以自己制作,这么说来,这些兵器足够武装起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了。”

  一旁的曾显岳感慨道。

  周坦淡然一笑,道:“扩军自然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首里城有多少人口,而这其中有多少忠于我们的人,而这些忠于我们的人中又有多少人真正适合参军当兵。这么一算下来,恐怕最后能够达到要求的人选不会这么乐观。”

  陆渊听完他的话,心里深以为然。

  琉球在十九世纪亡国的时候全国人口只有二十来万,现在的话人口最多也就十万人,而首里城及其周边的人口在五万人左右。而青壮年男子只有两万人,按照十中取一的极限养兵率,也不过是两千人。而这两千人中又要去除一些游手好闲品质不佳之辈,所以说整个琉球养兵一千人以上已经是极限了。

  虽然琉球在十一年前的抗倭战争中凑出了多达五千人的军队,但实际上大多数都是赶鸭子上架,在三千萨摩军队的攻击下一触即溃,战斗力基本为零。

  “周兄说的很有道理,那么你认为扩军多少方为最佳呢?”

  陆渊最终还是把决定权交到这位让他打开了一番眼界的救命恩人手中。

  “八百足矣!”

  周坦伸出一个手指头,脱口而出。

  “八百?”

  陆渊有些吃惊的问道。

  “可是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的军队就超过八百人了!那讨论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

  陈兴德有些不满的道。

  “我说的是八百死士!”

  周坦语气坚决的又补充一句道。

  ;


  (https://www.biqwo.com/dudu/90/90306/520566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