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宠姬舞妃:皇上快点回宫 > 推广双季种植

推广双季种植


  关莞一路问了许多村民才在村后的一间简陋的小茅屋里寻到了这位有心人,元收。元收不过二十岁左右的年纪,黝黑的皮肤闪烁出健康的光泽,一身庄稼人的打扮使他的身材更显魁梧,关莞对他施了一礼,笑着问道,“敢问村东边的水稻可是阁下栽种的?”

  正在劈柴的元收闻言放下了手中的斧子,抹去额头上的汗水憨厚一笑,“是,不知公子所为何来?”关莞大喜,“我是铭泾公子的随从,近来齐王为粮草一事烦忧不已,我向公子提议将水稻改为双季种植,即为一年栽种两次,此次我与公子来到这里是专程为寻找合适的种子而来,无意间在田间发现了阁下培育的水稻,感到甚是合适,所以公子特命我寻找栽种此水稻的有心人。不知阁下可有何建议?”

  元收咧嘴一笑,“别阁下阁下的叫我了,我是个粗人,这样听起来很是别扭。公子提出的法子倒是极妙的,我想做起来应该并不是很困难,那种子如果公子愿意那些种子不妨就拿去吧,也算是我为齐国做了一点小事儿。”

  关莞一则见元收性子耿直豪爽,不由得对他心生好感,二则他又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心里便生了把他推荐给铭泾的念头,“如此甚好,元收,你可愿与我一同去见见我家公子?”元收一愣,有些惭愧的打量着自己身上的衣装,“我这般模样只怕会唐突了公子……”关莞一把牵住他的手,爽朗一笑,“无妨,我家公子向来对此不太介意,走吧走吧……”说着,她拉着元收往田边走去。

  元收见了铭泾很是拘束,正欲行礼却被铭泾拦了下来,他谦和一笑,“哎,这儿又不是王府,你不必拘谨,只因关莞说你栽种的水稻很是出色,所以便让她带你来见我一见。不知你可愿意负责水稻栽种一事?”

  元收喜出望外,连忙行礼叩谢,“小人愿意,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公子所托。”铭泾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叮嘱了他几句就带着关莞往王府走去。

  一路上,铭泾一边走着一边用余光打量着关莞

  对她的好奇与日俱增,她就像一个九连环,越是想要把她解开越是难以参透,第一次见她,她忽然从天而降,面对那么多元老大臣仍然临危不惧;在书房审问她时她那张伶俐的口齿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再然后展凌询问起她治理水患之事她也能侃侃而谈;被关在柴房里竟能想出那么精妙的法子逃走;把她留在身边当值她处理起张默的事也算面面俱到,如今看来,她对稻谷栽种也有所涉猎……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铭泾虽然心里清楚她很有可能是魏晋两国派来的细作,然而与她相处的时日越久想要把她收为己用的心思越是浓厚。铭泾看着她一边蹦蹦跳跳的在田埂上跑来跑去,一边随手摘下一束束野花捧在手里,一副心满意足的模样,铭泾不禁摇头一笑,到底是个姑娘家,对这些花花草草的情有独钟。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双季种植一直顺利的进行着,铭泾心里确定了这是个可行的法子,连忙换上朝服进宫向齐王禀报。此时,齐王正坐在御花园的庭院里听着一位妃子拨弄着手中的琵琶,传出一曲优美的小调,铭泾径直在齐王面前跪下行礼,口中说道,“儿臣给父王请安。”

  齐王轻笑着让他站起身来,“今儿个怎么有空到朕的御花园里来坐坐?可是有什么事儿吗?”

  铭泾点头称是,满面喜色,“回禀父王,儿臣前些时日说的双季种植如今已经初见成效,儿臣建议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方法,儿臣不敢擅自决断,还请父王示下。”

  齐王挥了挥手让那妃子退了下去,命宫人端来了茶水,赐铭泾在他对面坐下,这才开口说道,“好,既然你能确保这种方法可行,朕自然也乐于见到我齐国的子民生活日渐富足,你只管传下命令,朕有你这样的儿子,此生也无憾了。”

  “多谢父王赞赏,儿臣这就去。”说完,铭泾便打算起身告退,却被齐王拦住了,“哎,不急,你且坐下,朕还有事儿要跟你说。”

  铭泾闻言只得又坐了回去,只见齐王不慌不忙的喝了半晌茶,这又才开口说道,“朕日渐老迈,自己也能感觉到身子骨日复一日的不好了,朕这些子嗣中,你是最成体统的,无论从人品、才学来说,其他人连你万分之一都不及,论理来说,你是继承朕的皇位的最佳人选,只是你也知道,你的皇兄萧季他母后去世的早,朕一直对他心存愧疚,再者说他又是长子,所以朕便把他立为太子,日后他但凡登基,你一定要全心全意的辅助与他,切不可荒废了朕这几十年来对我齐国的一片心血。”

  铭泾垂着头,暗自思量着齐王说这番话的用意,恐怕是担心他觊觎着皇位,日后会出什么变故,想到这里,他谦恭的说道,“是,儿臣谨遵父王教诲。”

  齐王这才点了点头,让他退下了。

  双季种植刚刚开始推广便在齐国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于平常百姓来说自然是件好事儿,但对于依靠贩卖粮食为生的商人来说,只怕是少了一条财路,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有人说铭泾公子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有人说铭泾公子只是为了谋取齐王的信赖,胡言乱语,只弄的甚少务农者肯去实施这种栽种方法。

  这些传闻纷纷传入了铭泾耳中,他心里对此也十分焦急,关莞见状,思索了片刻口说道,“公子,关莞今天斗胆问句不该问的话,公子是为了得取皇上的青睐还是当真想推广这种手段?”

  铭泾上下打量着关莞,微带怒气的说,“你跟着本公子也有些时日了,本公子是什么样儿的人你应该心知肚明,倘若不是为了天下的黎民苍生,本公子还何苦在这里急的焦头烂额的?”

  “既然公子这样说,我有个对策,不知公子可愿意一试?”

  “你且说来听听。”

  “百姓现在不愿轻易尝试这种方法只因他们心中还有顾虑,对于水稻一年栽种一次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的埋藏在他们心里,公子不如实施一种奖励政策,但凡运用双季种植,产量有所提高者,赏。这样一来,还怕没有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吗?”

  铭泾略一思索,便知道这是个可行的法子,立刻命人贴出了告示,昭告天下,百姓们议论纷纷,“哎,你听说了吗?铭泾公子传下了命令来,用那种什么双季种植的,只要产量提高了,可以减免半年的税收呢。”

  “当然,只是我还是担心,若是那种法子可行还好,倘若不可行,不但奖赏拿不上,还会耽误了一年的耕种,到时候一家老小靠什么活命啊。”

  “是啊是啊,我也在顾虑此事,所以不敢轻易尝试,可是那见面半年的税收着实诱人啊,如果当真是那样,我儿子娶媳妇的银子就有着落了。”

  “我看倒不如大胆的尝试一番,听说有个叫元收的已经试过了,当真可行呢。”

  奖励政策一推出后,齐国目所能及之处的所有农田都改为了双季种植,结果十分喜人。一日,关莞正与元收研究着新发现的一种水稻种子,忽然传来一阵噪杂的争吵声,两人连忙赶了出去,只见一位农夫打扮的中年男子正与侍卫争吵着,元收一眼便认出了那男子,快步走到她跟前,“张叔,你怎么来了?”

  那男子满脸急切,“元收,你快回去吧,你娘今儿个下了田刚回家便觉得腹痛难忍,已经疼得站都站不起来了,我要去请郎中,她也不许,张叔没有别的法子,只得来找你了。”

  元收一听,大惊失色,“兄弟,我先走了,我担心我娘的病情,还请兄弟多多见谅。”

  “我跟你一起去吧,虽然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忙,但好歹我是个女人,有些事儿做起来还方便些。”

  元收听她说的有些道理,便拉着她急匆匆的往家里赶去,此时元收的家门口已经围了不少人,且低声窃窃私语着,“元收他娘的病来的这么突然,再说她平时身子骨也不大好,只怕是熬不过这一关了。”

  “是啊,可怜元收他娘也是个好心人,可惜好人不长命啊。”

  “我看也许也没这么严重,谁还没个三灾六病的?”

  众人一见元收来了,让出了一条路来,元收的母亲已经疼得满头大汗,脸色十分苍白,元收扑通一声跪在床边,大声哭喊着,“娘,娘你怎么样了?你撑住,儿子现在就带你去找大夫。”

  元收的母亲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牵强的笑着,“儿子,没事儿,你娘又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哪有这么金贵?想是这些天累着了,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她身旁的乡邻见状开口说道,“元收他娘,你就别硬撑着了,方才热水也喝了,若是小病症此时早就已经见好了,你就听元收的,赶快去瞧大夫吧。”

  一旁的乡亲们纷纷开口劝她,奈何元收的母亲始终不肯,元收紧紧的握住他母亲的手,一个七尺男儿此时已经泪如雨下,关莞瞧着心里不忍,又想起在现代时偶然看见的几个偏方,一把抓住身旁的妇人,“大娘,麻烦你把生姜和葱白一起捣碎了,用热酒冲了拿给我,快!”


  (https://www.biqwo.com/dudu/74/74551/39304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