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是个枕头 > 第五一章:问的和尚哑口无言

第五一章:问的和尚哑口无言


  <>.ntp*{:-:-;t:;}.ntp;n;}</>

  疯道人将自己定位道门中的上士,称自己为弘道之人,因看不惯佛门在中土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宣扬道统,因此打上门来,要和佛门辨一辩这佛门的短板,这行为自然是和尚头上逮虱子,明摆着找茬。

  可是那个时候的佛门不像如今,已经完完全全的姓炎黄,那时候还是一个外来的宗教,要在别人地头上传教,自然是低人一等,虽然是搞出了许多的神话传说,可是对于道门而言,都是修行中人,自己家的神仙尚未拜完,那管你何处佛家毛神,因此在前期,佛家的传道其实很艰难,如今这番僧就是受到了道门的刁难,可是番僧想着:“且如你意,后续的事情,看你道门如何收场。”

  疯道人不含糊,在和番僧打了稽首后,问道:“既如此,那和尚,我这里有几问,还请解答。”

  好家伙,刚才还是大和尚,这会儿直接就是那和尚了,估计一会儿要是这问题和尚答不上来,估计就是那番僧,那邪魔,指不定什么名号往人家身上套,这也是疯道人心里谋划,他巴不得事情闹大,给刘志赵点乐子。

  那番僧一听称呼改变,也不恼怒,径直说道:“道长且问便是。”这是佛门的一点好处,佛门的人讲究一个“忍”字,不是有一位高僧曾经说过吗: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怎么处置,后面来了: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所以说佛门这是传统,喜怒不形于色,这是静字的境界,同样的,儒家里面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道门中有清静无为,可是你要是拿着这三者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同样的静字境界,儒家讲求心理素质,道家讲究天地自然,佛家更多的就是强调忍了,因此啊,这和尚他不生气,嗯,即使生气,他也只是在心里骂你,他不当面冲着你,你瞧这和尚啊,忍的虚伪不虚伪。

  咱们看惯看不惯且不说,这疯道人是看不惯,他本来就看不惯哪,因此在后面和尚说了句请后,直接开始炮轰了。

  “那番僧,你且听到。”看,这疯道人直接就那番僧了,后面问的这个话啊,直接就让这番僧冷汗直冒,哑口无言,只听疯道人道:“我说你佛教言论,名言导人向善,实则害人不浅,我且问你:

  你佛教主张不劳而获,和尚坐庙里打坐不用劳动,靠老百姓供养,若全天下都去当了和尚,岂不是都要饿死、冻死,你那极乐佛国,如何极乐,难道天下生灵,不吃不喝,庙里打坐参禅,就是极乐?如若此事是极乐,你且不动法力,不吃不喝个三五载,让我等修士见一见这佛教大法。

  你佛教教人万事临头一个忍字,我且问你,百姓将钢刀放你头顶,你不言畏惧,放言佛家神通,不惧刀枪,我将钢刀放你头顶,你可言你佛家神通,你可还会忍耐?如若不能,什么是忍耐之事。

  你佛教救不了世济不了人,你要狼不吃羊,羊不吃草,草离大地,不需雨露,你用种种神通制造假象,蒙昧世人,这难道是世间真理?不是,可是如此愚弄凡夫俗子,是何道理。

  你佛教经典是一些无法面对现实世界,消极厌世的人搞出来安稳自己的,你道我为何如此说,我道门中人,讲究清谈之人,也是如你佛教一般,种种典籍,将世间描绘的如此美好,言只需信你,便可成佛,我且问你,佛是什么?

  你佛教非法敛财,鼓惑老百姓财布施,我且问你,这散财布施,是否真如你们所说,用于供奉佛祖,恐怕是供奉你们了吧,如此口是心非,是何居心。

  说你佛教:"无父无君"还是轻的。若按六道轮回,父子之间并无实质的关系。你佛家有这样一个牛见了跪在自己面前的和尚就流眼泪的故事。

  你佛门和尚说:牛是他前世的父亲,父亲今生变成了牛。它虽然口不能言,但是见了儿子还认得,故此,双目流泪,和尚也抱着牛哭。路人看到情景,受到感动,就纷纷解囊布施。可实际上就是小和尚在光头上涂了盐,让牛来舔。牛吃了盐,就像人剥了葱,就会眼泪鼻涕,源源而下。

  再说轮回之说,你说你家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可是我等修士,几人见过地府轮回,师门典籍虽有记载,可是你佛门妄言仙佛之事,就不怕遭了报应。

  你佛门说百姓来世要变成恶鬼、变成畜生,我且问你,你佛门何时势力大到可以操纵六道轮回?若百姓承认欲望是罪业,由是堕畜生道。那么想成佛,做和尚尼姑是不是更有欲望?别人如此说,你们说旁人是毁僧谤佛,必下十八层地狱,你佛门连地府都已经操持,何须我东方仙人神通。如此毁仙奉佛,你以为在天界,你佛门势力大到如此地步?

  你佛门佛祖自己说过,佛是空,法也是空。我若说佛不可信,你必然会说:罪过,罪过,阿弥陀佛!

  贫道如今修道十余载,走遍大汉江山,自认对于佛门认识,还算不上浅薄,还请教那番僧和尚,你佛教来我中原,到底是为传教,还是为毁我宗庙?”

  前面疯道人说佛门种种,很多都是后世之人总结的,此时虽然是刚刚露出苗头,可是疯道人却是早已知晓后续,因此问的是有理有据,待到后面结尾,问他佛教是为传教,还是为毁中原宗庙,其实也不是虚话。

  史家批评汉明帝,当时国家有多少事要等着去做,他却放着自己中国修、齐、治、平的道理不去发挥力气。劳民伤财到印度去,引进了佛教。不想立即国乱,死了一个弟弟想必对他无所谓,但把大半个国家都扯了进去,闹得鸡犬不宁,事后并不检讨悔过。

  明帝之明何在?后来唐朝韩愈以他的例子来劝迷信佛教的唐宪宗,说: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十八年其后乱亡相继,运样不长,佛之不足倍,亦可知矣!

  虽然疯道人没有明说明帝之时的事情,可是这番僧听前面的佛门弊害,还之时哑口无言,可是说道后来的为毁大汉宗庙,却是站不住了。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iqwo.com/dudu/65/65949/357695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