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才策划师 > 语文课,阅读的悲哀

语文课,阅读的悲哀


  PS:今早为我写的一部微电影外出勘景,更新会晚些。来一篇随笔给大家先。网络作者写书不易,请各位大大收藏收藏收藏,别让俺的数据伤到心。

  ----------------

  我在初中和高中时都有幸遇到了很好的语文老师。然而正因为老师太好,才使我对阅读课文兴味索然。我先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以惩罚我对老师的不敬。

  当文章成了课文,它的厄运就来了,会被非常有责任心的语文老师当堂解剖得体无完肤,把文章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这些内脏指给学生看。这不是老师的错,他们只是教学大纲的执行者。

  高中时代我就梦想当一个名利双收的作家,可是看到文章的内部需要搭建这么复杂的结构,比理科也简单不了多少,就担心起自己的心思有没有缜密到那个程度。进而,看到课文就生厌。厨师给你端来一盘精美的菜肴,可是每次在你吃之前都要给你讲解一番烹调的过程,甚至,从杀猪说起,你还想吃吗?

  当噩梦般的学生式阅读远离的时候,我才能够好好享受阅读的乐趣。不久前在朋友圈先后读到了《我的叔叔于勒》和《一件小事》,方觉得不把它们当作课文来读,文字竟然那么优美。那些著名的建筑物之所以看上去很美,有一个条件是内部结构被隐藏了起来,结构有时要么是丑陋要么是骇人。

  其实我一直怀疑作者在写那些文字的时候是否认真地跟自己讨论过每段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和文章的结构,若他们真那么干,写一部长篇则成了要命的差事。

  我没那个分析能力,所以只能随心所欲地写写小文章。我的小小说《迷失》刊发在《羊城晚报》上,后来被发掘到一个地区的高考模拟试卷上,要考生读后回答若干个问题。对不起同学们,给你们添麻烦了,我真是不是要拿这篇文章来为难你们。他们拿我的文章做了我小时候曾害怕过的事。

  后来有朋友问我,你当初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是不是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我故作姿态地说,没有故意那么写,但最后却写出了这个意思和那个意思,那是水到渠成啊。

  准确地说,那些个意思全是语文老师总结的成果。其实我关注的是,怎样用文字把话说清楚,怎样把话说得优美。;


  (https://www.biqwo.com/dudu/49/49938/273963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