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慈善大亨 > 第241章 时机未到

第241章 时机未到


  话题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转到了网站如何盈利上面。

  互联网泡沫在这个时候已经快要到达顶峰,不仅仅是华夏,此时几乎所有的网站都还处于疯狂烧钱的阶段,人人都觉得互联网将带来无限的商机,但它究竟在什么地方,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这是所有互联网从业者想要寻找的方向。

  华夏网、浪潮网、易网三大华夏综合性门户网站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用户群体,但至今为止,网站能够找到的唯一可持续的盈利方式还是广告。华夏网民的数量一天比一天多,但他们更热衷于免费资源,付费用户,有偿服务都还在摸索阶段。

  而网站广告的价格此时还远远不能与电视和广播相提并论,一味增加页面上的广告量也会让用户体验变差,从而将已有的用户赶走。为了盈利,一些网站甚至饥不择食到了刊登竞争对手的宣传广告。

  但这依然是杯水车薪。

  烧钱,拉升流量,然后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圈钱,这似乎是华夏互联网企业唯一的出路,而邵易博和马临安的目标显然也是这个,但他们所看到的又显然都不止这个。

  “广告是越来越疲软了。”邵易博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好在易购和阿狸最主要盈利点都不是广告,易购通过收取服务费来获得盈利,而阿狸则是通过收取会员费。这也是他们不予余力扩大用户群的原因。

  “网络经济最大的优势就是规模效应,网络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每个人都能与网络之外的对方直接交流。以前我们的生意只能做一个城市,或者是几个城市,但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全国的客户,全世界的客户!”马临安说道。“一家企业我一年可以只收一千元,只要能够有一万家企业入驻,年费就是一千万。但华夏有多少企业?十万?百万?安澜花卉如果想要进入互联网,就必须摒弃门户之见,做成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安澜花卉现在有多少供应商,二十个?三十个?还是五十个?如果我们能够把全国的花卉企业都拉到这个平台来,那安澜店铺可以选择的范围绝对要比现在广得多,除了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安澜品牌也能通过网络向全国推广,这绝对比守着现在的这一亩三分地要强得多。”

  他依旧在不予余力地试图把安澜拉近阿狸的版图内,安澜花卉已经在长三角建立了相当大的知名度,如果能够成功的将安澜引入阿狸,并成为其中一个板块,对于阿狸的推广绝对是很有好处的。最起码,可以为阿狸提供一个拿的出手的采购方,以及数以百计的会员。

  按照安澜的销售规模,马临安估计它至少有上百个供应商。

  “我们会认真考虑的。”肖乐依然是微笑着说道。

  他肚子里满是已经被证明成功了的互联网商业操作手法,只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相信以邵易博和马临安的能力,都能马上就做出一番事业。所以他几乎没有聊什么,更多的是在听,看自己的记忆与现实有多大的差别。

  “说起来,两位的公司还需要融资吗?我对两位的商业计划都非常感兴趣,如果有可能,我很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先与两位进行合作。”虽然这么说,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肖乐并没有报以太大的希望。

  果然,无论是邵易博还是马临安都顾左右而言它,把这个话题岔了过去。他们对于投资者的选择都是很慎重的,马临安甚至苛刻到剔除了将近三十家挥舞着支票本而来的投资者,除非肖乐真的与信息产业部的高层有着什么非同寻常的关系,否则他绝对不会是马临安考虑的对象。

  邵易博和马临安都算是这个时代中最优秀的创业者,肖乐于是开始把话题转向经营,虽然互联网企业相对于安澜这样的实体来说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在很多地方也是共通的。

  大家年龄相近,身份相似,在这个问题上谈得很投机,中午时肖乐和赵凯做东请三位客人吃了饭,也带他们参观了安澜的旗舰店。

  马临安一直在试图说服肖乐和赵凯与阿狸在业务上合作,但他没有意识到,双方的思路从基本出发点和利益上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完全就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如果肖总你有需要的话,易购的技术员可以借给你们几个,开办网站的手续我们也可以给一些经验。”邵易博悄悄地对肖乐说道。“我个人觉得,从安澜的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的想法另起炉灶比较合理,与阿狸合作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肖乐有些惊讶地看着他,而他只是微微地点点头便离开了。

  等到把几人都送走,肖乐对赵凯问道:“你怎么看?”

  “也许我们应该考虑开辟网站了,反正和我们的业务也没什么冲突,抢占一个阵地也是好的。”

  “我的想法恰恰相反。”肖乐却摇了摇头。“现在开办网站的时机还不成熟。”

  “为什么?”

  “今天我们听到的都是C2C,或者是B2B的模式,但我们要做的是一个B2C的平台。现在网民的网购习惯还没有形成,如果我们现在进入,就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去引导和培养用户的习惯,也必须进一步扩展和搭架我们的物流平台。投资和需要的人力资源会很大,但结果却很可能并不如人意。”肖乐说道。“倒不如让他们替我们先把网购的概念培育出来,然后我们在市场爆发前的那一刻大举进入,抢占市场。”

  “这个时机很难把握,慢一步,很可能就什么都抢不到了。”

  肖乐微笑了起来。“相信我,我们会找准那个时机的。”

  “我有一种预感。”他对赵凯说道。“互联网现在炒得这么热,其实都只是泡沫而已,很快泡沫就要被戳破,一大波互联网企业将要死掉。我们现在进入,一百块只能买十块的东西,等到死伤满地的时候进去,一百块就能买一千块的东西,而且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有。”

  赵凯笑着摇摇头接受了肖乐的说法,他本来对于所谓的互联网经济就不太感兴趣,现阶段,他的注意力还全都放在安澜的两个种植基地和内部管理的整合上,安澜园艺和安澜管理在几个月的忙碌之后已经完成了成立和业务的划分,一大堆事情在等着他,抽出一个上午来听一听新的思想和其他领域的事情,对他来说算是难得的调剂和休息。

  “昨天海东农大的副校长打电话给我,说是有个合作项目,你知道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https://www.biqwo.com/dudu/41/41576/233697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