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大汉帝国 > 第二十七章 溃散

第二十七章 溃散


  第二十七章溃散

  “嗯,先生所言极是。”

  刘备点点头,

  “或许我们该趁早动手才是。只是如此一来,会疏漏许多漏网之鱼。”

  “主公偏颇了。”

  陈宫道,

  “虽然我们可以努力的去让事情圆满,但凡事确实没有尽善尽美的道理。”

  “多谢先生指教。”

  刘备道。

  虽然刘备已经及时做出了应对,但是事情的变化大大超出了己方的预料。好似料到己方的作为一般,张曼成部加快了行军速度,同时一路上掉队的队伍越来越多,四面八方分散开来大大小小的匪部越来越多,不得已只好让部队分散开来,追击歼灭各匪部,让关羽领着青龙卫快马追了上去。

  同时刘备把抓到的几个小头领提了上来准备审讯,结果其中两个硬气的直接咬舌自尽了,剩下的几个一问三不知,只知道分散开来是上面制定好的计划。纷纷逃往豫州和兖州还有司州的几个地界,到时候会有人联络指示。

  刘备一听这个郁闷,这特么的是毛爷爷的风格呀!单线联系,化整为零,游击战争啊。这特么的到底是肿么个情况啊?

  郁闷归郁闷,活儿还是得干不是?

  四面八方一片乱哄哄,虽然刘备已经下大力度追击剿灭贼匪,但是还是有心无力收效甚为。这时曹操和皇甫嵩两边纷纷来人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刘备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把自己知道的回复了一番,三方合围歼灭计划彻底破产。

  两天后,关羽带着青龙卫赶了回来,低头丧气的来和刘备复命,

  “让大哥失望了,请哥哥治罪。”

  “贤弟此话怎讲?”

  刘备扶起跪在帐前的关羽,

  “何来治罪一说?”

  “不瞒哥哥,我带青龙卫在第二天傍晚追上张曼成部,顺势掩杀一番,获了全胜,但是最终清点的时候发现张曼成根本就不在队伍里。只抓到了几个替死的冤大头而已。”

  关羽红着脸说......(没错,是红着脸,嗯嗯,关羽表示确实脸红了。以后关羽脸红,张飞脸黑的事不要在意,要代入人物的处境考虑。)

  “这事怪不得贤弟。就是哥哥也始料未及。”

  刘备看了看众人,

  “为今之计,只能和皇甫将军会合,上报朝廷,然后在州境之内逐地清除匪患。”

  ......

  陈郡大捷,百万黄巾贼患一举溃散,皇甫将军班师回朝。朝廷上下一片欢腾。朝野上下一众大臣纷纷上书灵帝,为皇甫嵩和曹操表功,而刘备则被众臣追问责骂,办事不利,纷纷要求灵帝惩治刘备,要求削去爵位罢免官职,更有甚者高呼要诛灭刘备九族,让灵帝蛋疼不已。无奈之下塞给高望一张空白圣旨,示意高望走一趟。

  苦比的刘备,干着牲口的活享受这不如牲口的待遇,好好一个大活人在朝野上下一众大臣的眼中连个畜生都不如。

  高望来了,气焰嚣张的来了,手里高举着圣旨,斜着眼看着刘备,阴阳怪气的说,

  “侯爷好大的气势,震动朝野啊?”

  “让公公见笑了。”

  刘备躬身把高望迎进军帐。

  “嗯嗯,洒家确实笑了,很见笑。”

  高望肆无忌惮的扯着公鸭嗓嚎叫着。

  刘备手下一众人等纷纷怒视高望,恨不得把高望抽筋扒皮。

  高望什么场面没见过,众人的目光在高望的眼里不值一个屁,连个味儿都没有。

  “洒家就直说了。”

  高望一屁股坐在主位之上,

  “要是能给洒家个满意分数,洒家就会给侯爷个满意的态度,侯爷以为如何?”

  “自当是公公满意才是。”

  刘备连连赔笑,随即吩咐属下备宴。

  酒席间只有刘备高望二人,刘备自桌下抽出两箱珍宝,各个来历不凡,看的高望眉宇乱颤媚笑频频,

  “皇上就知道,这次侯爷又发财了。所以才打发奴才来帮侯爷清点一二,希望侯爷别怪罪奴才。”

  “都是皇上提点,公公关照,贡给皇上自是应该的,公公走的时候多带些新奇玩意,好叫皇上赏玩赏玩。”

  刘备举起酒杯,

  “下官敬公公。”

  “带点新奇玩意就行了,银钱侯爷就留着自己用吧,皇上知道侯爷用钱的地方多,没有什么好关照的,临走的时候特意嘱咐洒家不要搜刮过甚。”

  言罢高望又是一阵掩嘴娇笑。

  ......

  天使来的时候怒气滔滔,一顿饭后就变得春风和煦了。是个人就明白这期间发生了什么。高望也是个麻利人,第二日一早军中主帐,高望手持圣旨宣读一番,

  “圣天承运皇帝召曰:忠勇侯刘备忠君卫国,斩杀宵小,除尽匪患,功绩卓越,特诏为徐州牧,掌管青州徐州两地军政要务,钦此。”

  刘备接旨谢恩之后,高望对着刘备拱了拱手带着刘备孝敬的珍玩大摇大摆的坐车走了。刘备看着手里的空白圣旨心里暗念,果然牛逼。能深受灵帝宠信重权在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收受贿赂,伪造圣旨,买卖官爵无论哪一样都是千夫所指的滔天罪行。而这些明明又都是灵帝授意,他们只不过是为灵帝背了黑锅而已。他们身无所长,却各个玲珑心思能够忠心为灵帝办事,如若不是自己亲近灵帝又怎么能够了解其中曲折。

  ......

  刘备又轻描淡写的躲过了一劫,朝堂上下又是一片声讨,大骂刘备祸国殃民,私相授受,放荡无耻。又把矛头指向十常侍,陈年旧账又都翻了出来,浑不知自己吃的用的也都是民脂民膏,领的薪水都是十常侍“横征暴敛”来的金银。

  更有几个忠君为国的大爷跑到灵帝面前,以死相逼要灵帝处置十常侍,抓着灵帝的胳膊不放,一阵鬼哭狼嚎。

  “开什么玩笑?”

  灵帝摆了摆胳膊,风烛残年的长史大人顿时跌坐在一旁,额头刚巧碰在一旁的梁柱之上一命呜呼。昏君灵帝手上就又多添了一个冤魂。

  朝野上下的大臣痛哭不已,但结果又是不了了之,而十常侍的身上就又多了一条珍贵的人命。

  灵帝也郁闷,自己赚钱,再花钱养了一堆废物,结果这帮废物又专门来给自己添堵。动不动就哭死寻活,也不看看自己一把年纪,浑不顾自己有个什么高血压,冠心病什么的,情绪一激动就嗝屁在自己家里。好死不死他们都得了忠义之名,浑不顾自己这个要住在这里的房主心里有什么想法。

  ......

  按照一般事情的发展规律来看,似乎这件事情会在月余之内渐渐平息下来。

  但是,事情的发展似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声讨十常侍和刘备的呼声越来越高,京师之中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市井之中关于十常侍和刘备的恶行越传越广。灵帝为了图个清静干脆硬是挺了一个多月没有早朝,四处都是乱哄哄的。

  皇甫嵩没事了,放假回家陪老婆孩儿了,曹操升职了,兖州太守刘岱战死,曹操很幸运的顶了个缺儿,也不再刘备手下当差了。刘备也赚了,只不过没有老婆孩儿,也不可能回家热炕头,还在苦比的在豫州剿匪。

  众人都各忙各的事儿,各自焦头烂额,谁也没有注意到阳城山上正有一双眼睛在用异样的目光盯着西北方向的洛阳城。

  又一个金秋十月,又一次经历黄巾贼乱的神州大地,似乎有了点生气。百姓开始挥舞手中的镰刀收割新的喜悦。

  初七一早的黎明,天空似乎有些阴暗,按照百姓的说法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又换“鬼呲牙”。

  林泉是服役了七年的老兵油了,在这天灾不断,人祸横行的年代里,在京师里服役也算一个不错的差事。毕竟有着固定的薪水,生活不算艰难。倒霉的是,黄巾起义爆发,连续两次出动了京师禁卫。让身边的兄弟死了不少,林泉心里暗暗祈祷,希望“世界能够和平”!

  今天刚好轮到林泉值班,背靠在城楼之上,一边紧搓着双手,一边埋怨着这临冬的天气。忽然间,感觉到脚下墙砖的阵震动。

  怎么了?

  林泉把头贴在城墙的墙垛上,耳畔清晰的传来阵阵有节奏的鼓点声,这声音自己太熟悉了。是骑兵,大清早的怎么会有骑兵呢?

  林泉头脑顿时一清,

  “敌袭,敌袭!”

  林泉扯着嗓子开始吼了起来,转身跑到城楼上慌乱的拉响了警钟,一时间清脆的钟声在洛阳的城头上传荡开来。

  通常来说,洛阳城头的大钟和皇宫里的黄钟是常年不响的。除非遇到什么紧急的情况,或是敌袭或是皇帝驾崩宫廷政变什么的。所以,被惊醒的人们纷纷愣住了,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灵帝挂了?一般来说这个说法很靠谱,灵帝荒淫无度,又整天和太监厮混,说不准是男女妖三类通吃的狠角色。如果他要是挂了,估计京师里的百姓做梦都会笑醒。倒不是因为大家恨灵帝,而是因为灵帝挂了十常侍也会跟着KO,这才是正题。

  不管人们都抱着什么心态一天的清晨开始了,人们开始穿衣起床,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内个,内个什么......谢了哈!!

  ;


  (https://www.biqwo.com/dudu/40/40009/210308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