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大汉帝国 > 第十四章 走访曲阜

第十四章 走访曲阜


  第十四章走访曲阜

  次日,刘备修书一封派人送出拜帖,自己带着亲卫轻身前往曲阜。

  曲阜这个地方并不出奇,只因为是孔子的老家因此名扬天下。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始皇帝开始在国内推行儒政,已儒家为尊,哪想当时的儒家掌教居然不领情,和其他众家攻守同盟,私下密谋联合各国皇室后裔,打算推翻大秦各自复国。

  始皇帝大怒,把儒家列入通缉名单,开始了号称文化浩劫的焚书坑儒。这对儒家来说虽然是个灾难,但也说明了儒家确实有着独特的魅力。儒家所称的“仁”“义”“礼”“智”“信”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所以自大汉开国以来,儒家的地位一直都是尊崇的。

  曲阜作为孔圣的故里,自然也就地位崇高。如今正是年初,按照习惯,孔家的族众以及儒家的弟子都会到曲阜来祭拜孔子,算是儒家的盛会。

  显然刘备的到来并不受欢迎,这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刘备这个青州太守是在龚景的手上抢过来的。虽然是皇上出的面,但是众人仇恨的目标也依然是刘备。如果没有这个妖精,灵帝又哪能折腾这么多的事。青州未来的掌门人应该是孔融才对,刘备在众人的眼中就是个搅屎棍子。

  所以,刘备到了孔府,孔家家主推说有事直接让管家接待刘备。刘备也没在意,自己来这里是表达对孔子的敬意的,又不是来巴结谁,自己也犯不上巴结谁。

  当然,所谓的冷遇也只是相对的,堂堂青州太守来拜祭孔圣,孔家要是连个人都没出来实在是不像话,但是大伙都不喜欢刘备推来推去。刚好孔融回来了,一听刘备来了,就自告奋勇的来了。

  “哎呀,可是玄德来了,想煞我了。”

  刘备正在客厅奉茶,就听打门外传来一阵一阵爽朗的笑声,待到近前一看原来是孔融。

  “原来是文举呀,早知你在此地我一早就该来啦。”刘备起身相迎。

  “是啊,上次乐安匆匆一别,玄德的气度可是让我敬佩不已啊。”

  孔融风风火火的走到刘备跟前,

  “今儿来了可要好好待两天,咱们好好的叙叙。请。”

  “请”刘备说。

  二人分宾主落座,

  “不知难民的事,玄德安抚的如何了?”孔融问。

  “多亏文举相助,不然就算我是个金铸的人也救不了那些百姓啊。”刘备拱了拱手。

  “玄德客气了,那不过是举手之劳。”

  孔融说,

  “说实话,我们孔家也救助了些孤苦百姓,可是也没有玄德这么大的手笔。起初听说玄德在府内设宴召集青州氏族,我还以为是要搜刮钱财呢,本来也轮不到我的差事,我却抢了下来,想闹腾一番,没想到却是小人之心了。”

  起初刘备广撒帖子,宴请青州氏族各方都以为是那么点事呢。结果是不得不来,孔融当时听说这事气的七窍生烟,大骂刘备不是东西,挤跑了龚景不说,如今到这里不思政务,居然一门心思想捞钱。

  硬是和族老抢过这个差事奔乐安就来了,可是途中也听了不少传闻,说刘备救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孔融的心境就开始发生了转变,直到到了乐安看见乐安城外的景象,也开始皱起了眉头,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这些受苦的难民。

  青州的情况,孔融怎么会不知道?青州能有多大的承载力,能就得了多少难民孔融心里也是八九不离十的。眼前的这些难民的境遇让孔融伤神不已,就算刘备不说要钱孔融也会掏钱的,单单为了眼前的这些百姓。

  所以在刘备的义卖中孔融才第一个出头,也是因为孔融的出头,青州氏族才轻易的给刘备卖了个好。

  “莫说文举了,要是我恐怕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到是文举能叫备知道这些,可见胸怀坦荡,果然名不虚传,让备佩服。”刘备拱手赞道。

  “要说声名远播,如今玄德恐怕是当仁不让了,如今玄德的美名可都是传出青州,京城扬名了。恐怕就是三岁小儿也能把玄德的事迹倒背如流了。”孔融开口笑道。

  “文举可就别再夸我了,再夸我可就找不到北了。”刘备连连摆手。

  “还不是你先恶心人的,现在到反过来怪我。”

  孔融哈哈一笑,转身吩咐下人设宴款待刘备。

  宴席间,谈及青州政务,刘备摇头苦笑,

  “别提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光忙活难民的事儿了,各郡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一无所知。”

  “这个不难,咱们青州地界的政要都是以清流著称,政务方面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孔融说,

  “只不过你要是处起来,可能会麻烦点,毕竟这些人和龚太守的关系都不错。不过没关系改天我帮你走动走动。”

  “那就麻烦老哥了。”刘备说。

  要说华夏的酒场文化果然不是盖的,几杯酒水下了肚,两人喝出气氛一轮年纪竟然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你老弟的事儿,就是老哥的事。”

  孔融拍着刘备的肩膀,

  “不过就算老哥给你走动了,青州的差事也不好办啊。”

  “老哥此话怎么讲?”刘备问。

  “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孔融说。

  青州这个地界之所以一直被儒家所掌控,并不是说儒家强大,在三国时期都是靠拳头说话的,儒家的人扯嗓子骂人还行,要说兵权基本就是没有。

  青州被儒家掌控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青州这个地方破。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致,从大汉建国以来,青州地界是范灾最多的地方。

  首先,黄河再次入海,河堤要年年修缮,朝廷年年拨银钱,年年如此。但是朝廷的状况是每况愈下,年年的银钱越来越少,到如今基本都靠青州地方维持,如果一个不好黄河决口,那就爽翻天了。

  其次,近些年来更是灾荒连连,难民四野,就连黄巾贼都没往青州里面跑,可见穷的吓人。

  刘备听了孔融的话,苦笑道,

  “看来自己还真是接了个烫手山芋。”

  “你就别得了便宜卖乖了。”

  孔融拍拍桌子,

  “有得是人看着你眼馋呢,你信不?”

  “看来我这确实是在得了便宜卖乖。”刘备和孔融举了举酒樽。

  “话也不能这么说,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别人想要这个位子怕多半是为了利益,而玄德你不同。”

  孔融把玩这手里的酒樽,

  “所以青州的氏族才没有太多的抗拒,朝里的大臣才没有过多的纠结。更所以,我才和玄德你兄弟相称。”

  “如此到是玄德占了大便宜了。”刘备笑道。

  “从事实上看,确实如此。”孔融严肃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只是玄德这个便宜捡的也不太轻松啊,眼前一堆乱糟糟的事情还没处理,身后恐怕还有不少麻烦,不若老哥出山帮兄弟一把?”刘备说。

  “这个可不成,你可别把老哥往火坑里推,老哥还想多活几年。”孔融一听,头摇的和拨浪鼓似的。

  “老哥此言差已,如今朝廷上下弥乱一团,各地诸侯拥兵自重,相信黄巾祸乱并不是最后一次,可最后苦的终究还是百姓。”

  刘备说,

  “老哥一向济世为怀,相信也有忠君报国之心,何不与玄德一起努力,从青州开始,为了大汉,为了天下黎民尽一份力,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为天下尽一份力呢?”

  孔融听了刘备的话脸色沉重起来,深深的看了刘备一眼,只觉内心深处有什么被触动了一下,蠢蠢欲动起来。

  其实早在很早以前,龚景就有意想把青州太守的位子让位给孔融。可是孔融一直推诿没有接手,实际上什么原因孔融明白的很,如今天下朝廷内外乌七八糟,自己不是没想过附身其中大干一场吗。可是内心中总有一种深深的无力之感,朝中大儒为数不少,可是美美也只有在朝堂咆哮的份,但是更多的却不是为了百姓,为是为了自己的名节,孔融不敢赌,也赌不起,所以,笑着和别人说自己要做个逍遥游侠,内心深处的渴望就被生生压抑了下来。

  直到今天,刘备的一番话忽然让孔融觉得,自己以前的活法好像真的不是那么回事。

  想着想着孔融觉得自己好乱,看着眼前一脸真诚的刘备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当下打了个哈哈,

  “今天这酒好像真的喝到位了,不能再喝了,玄德也早点休息吧。”

  当下也不管身为主人的自己这样的做法对不对,起身而去。

  刘备看着孔融的慌乱嘴角轻扬起来,他知道,孔融毕竟是孔融,早晚会和自己站到一起的。当然,这必须让孔融自己选择,急不得也不能急,当下刘备起身和孔府的管家交代了下,就辞别了孔府。

  曲阜一行对刘备来说,收获很大,能够得到孔融的关照以后在青州境地内至少不会受到打压,办事也方便的多。同时也对青州的局势有了一定的了解。

  ......

  新书上传,求关注,求指教,求点击、推荐O(∩_∩)O~~

  ;


  (https://www.biqwo.com/dudu/40/40009/21030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