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鸿儒 > 799:秦始皇的九大谜团

799:秦始皇的九大谜团


  【醉酒寒蝉】秦始皇13岁开始了他一生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涯,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始皇陵也因众多未解谜团而备受关注。

  1974年3月29日,当下河大队西杨村生产队的几位农民一镢头惊醒了沉睡的兵马俑时,它们立刻震惊了世界。这一惊人的发现,也撩起了秦陵神秘面纱的一角。

  此后20余年来秦始皇陵园考古发现接连不断,但地宫形制及内部结构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千百年来引发了人们的猜测与遐想。

  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

  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说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

  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深。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谜团二:地宫设有几道门?

  秦陵地宫门道数量问题,其实《史记》中早有答案。只是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罢了。《史记》清楚地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

  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门以内。工匠正在中门以内忙活,突然间“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工匠“无复出者”,也成了陪葬品。这里涉及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其中内羡门不言自明。地宫三道门似乎无可辩驳。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中羡门用了个“闭”字,外羡门则有了个“下”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外羡门则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中羡门可能是横向镶嵌在两壁的夹槽中,是一道无法开启的大石门。内羡门可能与中羡门相似。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谜团三:“上具天文”作何解释?

  秦陵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记载出自《史记》,其含义是什么?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近年来,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推断,秦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则是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谜团四:地宫埋“水银”之谜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

  至于地宫为何要埋入大量水银?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原来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谜团五:地宫珍宝知多少?

  “《史记》明文记载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他还有什么稀世之宝谁也不清楚。不过上世纪8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车马造型之准确,装饰之精美举世罕见。之前,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土了一组木车马,除车马、御官俑为木质外,其余车马饰件均为金、银、铜铸造而成。地宫外侧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随葬品,那么,地宫内随葬品之丰富、藏品之精致是可想而知的。

  谜团六:秦始皇使用铜棺还是木椁?

  秦始皇使用什么样的棺椁?《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载。司马迁只留下一句“下铜而致椁”的含糊记录。于是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但从文献记载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铜棺。《史记》、《汉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着土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它棺椁。

  谜团七:地宫有没有空间?

  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则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

  李斯这段话如果记载无误,那地宫明显有个外壳。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亲自主持过陵墓工程,应对地宫的构造了如指掌。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断秦陵当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宫。不然怎么会“叩之空空”?又怎么会“烧之不燃”?

  按文献记载推理地宫是空的,且有较大的空间,但由于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宫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宫内部究竟是虚是实还是个谜。

  谜团八:自动发射器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指的是这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

  秦代曾生产过连发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宫的暗弩当是一套自动发射的弓弩。当外界物体碰到弓便会自动发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产如此高超的自动发射器也是一大谜。

  谜团九:秦始皇遗体完好吗?

  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

  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且正值酷暑时节,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9月才终于运回咸阳。

  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处理。如若稍有延误,尸体就开始变化。秦始皇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以上谜团只是秦陵地宫众多谜团之冰山一角。随着中国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和高科技探测技术的实际运用,秦陵地宫终有一天将再次震惊世界。

  古代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古代计时装置——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日晷。

  --------------------------------------------------------

  圆盘上面每一刻便代表15分钟,就是所谓的‘一刻钟(头)’,共有96道边沿刻痕(24时×60分÷15分)上面垂直插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

  因此,晷针又叫“表”(‘钟’表由来于此),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如此这番,晷针的上端正指北天极,下端正指南天极。再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一个时辰(2小时)。就特么的搞出了一个有太阳就有时间的超强级0污染的豪华计时器!

  解释下时辰的巨细划分:12时辰分别子时.23到1时;-----丑时1到3时;-----寅时,音同银,1到3时;-----卯mǎo时;3到5时;----辰时,5到7时;----巳时,音同四,9到11时;-----午时11到13时;----未时,13:15时;----申时,15到17时;-----酉时,音同有,17到19;-戌时,19到21时;亥时。21到23时。

  其中所谓,“正”旦(旦,既是‘辰时’,早上5到7时;)——6点之类,既是各个时辰段的中间,唯‘正’有‘中间’之意而已”

  ------------------------------------------------------------------------------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后来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一更夜从黄昏始_——19-21点。

  二更定昏人不静_——21-23点。

  三更夜半三更鬼来刻,囧,_——本日23点-次日凌晨1点。

  四更鸡鸣狗盗趁此时,╮(╯▽╰)╭_——1-3点。

  五更闻鸡起舞?莫非就是此时?——3-5点。

  俗话有“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古代的计时单位。

  时、刻、更、鼓、点,都是古代计时单位。

  时:指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折合现在的两小时。以十二地支为名,从夜间十—时起算,夜半十一时至一时是子时,其余类推。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百刻,一刻合现在十四分二十四秒。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大致分为:晚七时至九时为一更,九时至夜十一时为二更,其余类推。

  鼓:击代夜间击鼓报更,故以其为更的代称。

  点:古代用铜壶调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二十四分钟。

  古代年龄段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杖朝之年――80岁。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bookid=2871585,bookname=《灵噬苍生》]

  ;


  (https://www.biqwo.com/dudu/39/39142/217559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