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波万里 > 第308章 兀良哈风暴 上

第308章 兀良哈风暴 上


  “第一志愿骑兵团团部遭遇魏国鞑靼骑兵部队有预谋的大规模攻击,哈古德上校请求支援。”

  “与二团三营B连的联系中断已达四十八小时,赛博特上校要求军部为该团组织力量前往沟通与该连之间的联系提供必要的兵力与火力支援。”

  “五团一营C连在拉法埃拉东北20英里处我军占领区发现敌骑兵,规模达到两千五百以上,并携带有数十门大炮,初步判断为一个魏军整编骑兵团。”

  “九团二营在加尔韦斯正北5英里处遭遇敌强大步齐炮兵联合进攻,该团其余各部正在赶往战场,但二营损失惨重,已失去大部分作战能力,初步判断敌总体规模超过五千,贝克上校请求军部给予下一步作战指示。”

  “七团送来三营梅尔金少校于一个小时之前送出的诀别信,少校原话如下:这或许是我送出的最后一道消息,20分钟之内,合众国南美远征军的序列当中将永远失去七团三营的番号。”

  “军部四周均发现大批装备有火炮的敌骑兵,我军被完全压制,警卫营长简森少校请求司令部尽快疏散撤离这里!”

  魏军骑兵部队突然间的发力让自南北战争后就再也没有大规模战争经历,充其量只是与印第安人打过交道的美军官兵乱作一团,在满是惊慌失措嘈杂声的司令部中,面对一条接着一条的噩耗,美国志愿军总司令潘兴安静得近乎一尊冰冷的大理石雕塑,乱哄哄的脑子想不出任何一条有意义的命令。

  他紧紧握着由自己的副官、此时还没有过22岁生日的勇敢的年轻人小乔治·史密斯·巴顿设计并亲手打造后送给他的骑兵刀,看着地图上己方一支支部队被代表魏国人的刺目红色箭头包围,心头无数次涌起抬手给自己脖子来一刀的念头。

  “我本人,以志愿为名的美国陆军最菁华的骑兵部队,这天都丢人了。”

  潘兴的参谋长,在另一时空里于1910年至1914年陆军参谋长任内四年进行一系列扩军备战改革并开展公民军事教育宣传及实践,为美国陆军参与一战打下坚实物质基础的伦纳德·伍德少将这时走过来恳切建议道:“将军阁下,赶紧组织司令部突围吧,我们得先离开这里,然后收拢部队,先把所有人集结在一起,然后再看看还能做些什么。此外,我个人建议您可以尝试向那位苍老愚钝的巴西元帅司令官和精明能干却斤斤计较的小气鬼西班牙上将参谋长请求援助,伊比利亚人正在使用着大把的美元,现在是他们为这些美元做出回报的时候了!”

  “那么突围之后呢?除非撤回巴拉那河东岸,否则我们依然改变不了在这场该死的战争中为胆小怯弱的伊比利亚人和卑贱肮脏的南美土著充当炮灰的命运。丰塞卡和韦莱尔这两条该死不死的老狗才不会在乎合众国小伙子们的性命,他们甚至也不在乎自己国家军人的生命,他们在乎的只有能往自己的口袋里装多少钱!”潘兴苦笑着连连摇头。

  “即便如此,总好过在此坐以待毙,对于合众国而言,生命永远比金钱更为宝贵。”伍德坚持道。

  “或许你说得对,前提是国会的老爷们说得都是真的。”潘兴弹了弹军帽上被魏军炮击震落下的灰尘,转身走出了军部以厚实辐射松木加固过的半地下掩体。

  烈日当空,刺眼的阳光让潘兴不觉眯起了眼睛,挥手示意副官巴顿少尉去准备马匹后,他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伦纳德,军部作战部队力量薄弱,靠我们自己即便能够突出去也难有作为,命令我们最后两个齐装满员尚未走上战场的团,塔斯克·布利斯少将的第十一团和佩顿·马奇上校的第十二团即刻过河,由布利斯少将统一指挥,在渡口一代建立坚固的收容阵地,并暗中控制一条浮桥。我军在前线各部自行撤离并在此集结。”

  “好!”伍德痛快地答应一声,立刻将命令安排下去,尽管潘兴的这一系列对策中规中矩甚至有被动见招拆招的倾向,不过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本着做错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的原则,3.7万美国陆军最菁华的骑兵部队只能如此被动应对魏国规模庞大的骑兵集群的突然反击。

  由花美男指挥的魏军集团军级骑兵集群是南美洲这片大陆有史以来出现过的规模最为庞大的骑兵部队,在世界近代军事历上这样规模的骑兵集群同样也称得上首屈一指。该部包括预备骑兵第一至第十二师,第一师级骑炮兵集群(七十五骑兵炮两个团108门,105短管骑兵榴弹炮一个团54门,120迫击炮一个团108门),总规模超过了十六万人,随着装甲车俩的逐步成熟与普及,在骑兵彻底从战场上消失之前,他们将绽放出主宰了过去两千年战争的战场宠儿最后的耀眼光芒。

  十五万人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官兵为兀良哈蒙古人,由于北线战场英俄联军中主力骑兵南非军队与魏军达成默契,单靠原属北方战区数量有限的骑兵部队就足以应付北线战场,规模庞大的骑兵集群被放在东线战场,在东至萨拉多——巴拉那河,西至拉斯阿维斯帕斯——拉法埃拉防线的狭长的敌后地域寻求战机,与负责西葡美联军大半侦查任务布置在联军最前方的美国民间志愿骑兵部队无可避免地迎头相撞,就此打响魏国蒙古族部队在这场战争中首次独立完成的战役。

  无意之中,花美男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的诞生——由骑兵单独完成一场战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最后一次。

  ……

  “哈里,给我补补常识吧,你出生在西属拉普拉塔,对于魏国人的鞑靼骑兵有何了解?”加尔韦斯东北15英里的一处河谷草甸中,年轻的美国民间志愿军3团2营A连连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尉兴致勃勃地向着年轻的弗吉尼亚军校的毕业生,D排排长哈罗德少尉发问道。

  上尉和他的连,总计176人,配有176匹战马,140枝1903年式春田步枪,3挺英制布伦轻机枪,65枝美军特色的M1873柯尔特转轮手枪,以及27匹驮马,此刻连人带马集体卧伏在这片已经泛起零星绿意的浓密草甸中,在他们四周,不时有大群魏国骑兵高速奔驰而过。

  “我,我也不是很清楚。”战场雏鸟哈里结结巴巴回了一句,双眸中蕴满了恐惧与茫然。

  “说说看。”麦克阿瑟对着骑兵们远去的背影轻松地吹了一个口哨,丝毫不见初上战场者的紧张。

  “好吧。”受到麦克阿瑟的感染,渐渐冷静下来的哈罗德使劲咽了一口唾沫,小声道:“先生,事实上这些魏国骑兵并不是鞑靼人,而是蒙古人的一个分支兀良哈人。在魏国陆军序列中,和平时期总计有20个独立骑兵团,除少部分军官外,全体士兵,军士以及大半军官均从其国内三百余万兀良哈人中征召,而在战时,其最多可以扩充为20个骑兵师又一个骑炮兵师超过二十五万人。

  兀良哈人是明帝国人对漠北蒙古东部三个部落的统称,在明帝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帝国首任皇帝朱元璋陛下在靠近帝国北方疆域的蒙古草原上设立了三个卫指挥使司,统御这三个从蒙古帝国投降明帝国的部落,其中一个卫指挥使司叫朵颜卫,他领导的部落被称为兀良哈人,后来渐渐成为三个卫所有蒙古人的统称。

  在明帝国最伟大的皇帝,著名的太宗皇帝朱棣陛下离开东方启程来到南美洲之前的最后一年,他亲自率领帝国强大的陆军彻底征服了这三个对待明帝国日渐不恭的部落,并将三个部落几乎所有人俘获,并在一年之后全部被皇帝带到了南美洲,在当时所有兀良哈人加在一起大概有十几万人。

  在此后数百年间里,这些兀良哈蒙古人一直为魏王国征战四方,在王国当中的地位仅次于汉族人,高于倭族人和印第安土著,是美洲大陆最为骁勇善战的马背民族。”

  “很精彩,不过还是先暂停吧,首先还是让我们来应付眼前的麻烦。”麦克阿瑟拍了拍手,摘下身后背着的1903年式春田步枪,动作麻利地“咔哒”一声将子弹推上膛,对着部下们挥了挥手。

  在美军藏身的草甸西侧,大约一个连的魏军骑兵正在缓缓逼近,从小在大草原长大的蒙古人很快发现了美军藏身的蛛丝马迹,他们不动声色地整队,连重火力班的两门60迫击炮快速挖掘炮击阵地,很快做好了发射准备。

  “准备战斗!”

  麦克阿瑟跳上马,端起步枪带头向前冲去,魏国人正处在一处斜坡的顶端,这个时候即便逃跑居高临下的魏国骑兵仗着胯下外海马的超强耐力也能很快追上,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打上一仗,只有击退眼前这一连魏国骑兵,麦克阿瑟才有机会带领他已经和营部团部失去联系的部下们脱离危险,何况在内心里,出身将门世家,本人又是西点军校有史以来成绩最好的毕业生,心高气傲的小麦克阿瑟对于魏国骑兵世界第一的名头也有几分不服气的跃跃欲试。

  魏军迫击炮首先开火,在付出二十余人伤亡落马的代价之后,美军冲进了步枪射程之内,双方几乎同时打响了手中的轻机枪,马枪或步枪,在短兵相接之前,魏军发射了三到四轮,而使用在马上上弹极为困难的春田步枪的美军只来得及发射两轮,落马者的数量也与此有着密切关系,超过40名美军落马,而魏国人则只有十几个。

  双方继续前冲,50米内,手枪装备比例远远领先整个世界的两支骑兵前排的骑士几乎同时举枪射击,纷纷落马之际快速接近,很快便纠缠在一起。麦克阿瑟用力一扭腰,闪过一把当头劈下的马刀,随后看也不看凭着感觉将手中马刀向后一挥,刀锋与骨头摩擦的声音让他知道这下没有落空。

  在他身旁的哈里则没有这样的技术和运气,腹部被魏国人的重型直刃马刀劈开一道致命的创口,就连肠子都断成数截,粪便顺着这些破口洒得马鞍上到处都是。

  一轮交手过后,上尉只剩下不足八十名部下,而坐在马上的魏国人却超过了一百五十人。

  “真是名不虚传。”之前还对魏国轻骑兵天下第一嗤之以鼻的麦克阿瑟真心称赞了一句,随后带着残部在魏国骑兵整队掉转马头再度冲锋前拼命地打马飞奔,胯下健壮的短跑冠军夸特马带着数十残兵败将迅速逃离了战场。

  “我会回来的。”麦克阿瑟回头看了一眼并没有追上来的魏国骑兵,暗暗发誓道。

  然后,直到他死的那天为止,他再也没有回来。

  “在1907至1908年期间的美洲战争中,魏军的兀良哈人骑兵主宰了巴拉那河与杜尔塞河之间战场上的每一次骑兵对决,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马背上的王者。”(《往事的回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


  (https://www.biqwo.com/dudu/30/30195/162362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