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断魂英雄 > 第十三章 天波府女豪传经

第十三章 天波府女豪传经


  退朝了。[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com]

  徽宗忙着去安慰越黛,江山是赵家子孙的封地,美人可是自己的心头肉。

  蔡京高俅一伙人赶快脚底抹油溜了,唯恐自找麻烦,自触霉头,因为那根龙头拐杖的焰芒刺得他们有点头昏目眩,因为皇上尚且对穆桂英十分客气,礼数有加,小心翼翼,何况他们本就不是皇帝,也不能与皇上相提并论。

  文武百官中有的以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相继走出殿堂,他们还去忙着自己的私事。

  还有一些见过穆桂英的,或是心中有些崇拜感的,或是有好奇心的,忙着上前与穆桂英、宗泽这两位兵马老元帅见礼。

  宗泽陪同穆桂英走出宫门,早有宗杨迎着,待宗杨明白了事情的始末,穆桂英让宗杨去接武松,中午在“天波杨府”热闹一番。

  高俅聋拉着一副哭丧的人回到殿帅府即命放人,他自认为这次栽到家了,心里暗暗发狠,你穆桂英还能在世几天,可别被我逮着空子,让你死无葬身。

  武松被关了一夜,在思念了一番哥嫂之后,想到这一切的一切对自己说来也许将是十分遥远的事,倒也心定神闲地睡足了精神。

  一大早醒来,武松活动了一下筋骨,就静静地坐在牢房里等着赴死。

  反正要死了,死了也就没有什么牵挂了,不如啥也不想,想了也无用,已帮不了哥哥以后又会被人欺凌的日子。想多了,待到了阴间,自己这颗魂灵也不会安定。

  未到已时,呼延珏按高俅的吩咐来到牢房,命军士打开门,呼延珏对武松说:“武松,你可以走了。”

  武松一听有点糊涂了,忙问:“去哪儿?”

  呼延珏说:“皇上恩泽,恕你无罪。”

  武松一听,心里一乐,明白自己已逃过一劫,自己的脑袋保住了,还可以继续吃饭,还可以继续高兴或忧伤、思念或梦想,看来这皇帝老子还不错,还能明达事理,并没有糟透到顶。

  武松只是哈哈一笑,什么话也未说,拔腿跨出牢房,大步向外走去。

  来到大街上,武松抬头望着那满天阳光,心情也跟着灿烂起来,脸露笑意,他笑自己大概前身定有仙缘,今世转胎凡间也有九条命。

  大街上的人看见武松从殿帅府中无恙地走出来,都带着惊奇,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武松,虽然昨天他们从传闻中醒悟过来,打虎英雄也是世间凡人,只是比平常人多一点威武之气。但今天见武松一脸笑意地出现在街上,他们仍然感觉武松一定是个不比平凡的人。

  只见宗杨迎上前来叫道:“武二哥,快随我去‘天波杨府’,我外曾祖母和爷爷正等着你呢。”

  宗杨见武松有点意外,有点疑惑,忙把穆桂英、宗泽在殿上是如何保奏之事简要述说了一遍,武松才明白过来,原来不是皇帝老子如何,而是慑于穆桂英的英名和那根龙头拐杖。

  武松随着宗杨,一路迎着无数惊异的目光,来到了“杨家府衙”,一见到穆桂英、宗泽,忙跪倒拜谢两位老前辈的搭救之恩,穆桂英、宗泽哈哈大笑,连声叫武松起来说话。

  杨洪来禀报已安排停当,可以入席,宗杨上前扶着穆桂英,一行人走向后堂待客大厅。

  武松首先分别向穆桂英、宗泽及杨洪敬酒,再次感谢搭救之恩,又同宗杨干了一杯。待酒过三巡,穆桂英说道:“老身已几十年不问朝廷之事,几十年来也是头一次破脸生怒,也罢,过几天就要迁回河塘,孙儿怀玉已把河塘老宅修理拾掇停当。今生我已心灰意冷,是不再回这京城,或许将来,将来朝廷有事时,杨家的儿郎也许会重出河塘,尽忠尽义。”

  说到这儿,一生英雄无敌的穆桂英也脸露伤感。武松听了,不由心中也生起一种敬佩、伤感、愤慨错综交杂的心情。

  穆桂英又道:“想我杨家老的都战死了,忠也尽了,义也尽了,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住百姓,我也可心安理得地回到河塘安度余生了。”

  说到这儿,穆桂英又爽朗一笑:“我们不说这些了,我今天很高兴,想看一看武松的武艺。”

  宗泽也说:“我心中也有此意。”

  杨洪对武松说道:“几十年了,难得今天这么热闹,难得穆太君今天这么高兴,武松你尽管施出你的看家本领,让老朽也开开眼界。”

  对武松来说,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三位都曾是响彻江湖的绝顶高手,能得到他们指点一二,将会受益终生。当下武松叩身又拜:“小辈恳求前辈指点。”

  一行人走进杨家“演兵场”,已沉寂了几十年的“演兵场”,今天将被武松打破沉默。

  杨洪打开兵器陈列室,武松望着那左右两排陈列着的刀枪,肃然起敬。这些刀枪可谓战功赫赫、辽人望风披靡,这些刀枪可谓赤胆雄心、精忠报国,不是俺武松可以比拟的。

  这陈列架上少了三件兵器,一是杨老令公的金刀,因老令公碰死在李陵碑前,金刀失落于番邦杳无音讯;二是杨四郎杨八郎的枪,佘老太君不让入架,这空处补上了杨洪的青铜棍和杨排风的铁棍。

  武松抱拳说道:“老前辈在上,小辈武松献丑了。”当下从架上抽出杨排风的铁棍,到室外演练了一套少林寺棍术,穆桂英三老看得脸挂笑容,宗杨看到妙处大声喝彩。武松又分别抽出枪、刀,演练了一番,又打了一路醉拳。

  武松在少林寺把十八般武艺习练得样样皆通,今天又是集中精力,把一身武功发挥到最高境界,连穆桂英也频频点头,直把个宗杨看得大张着个嘴合拢不起来。他看过王进、林冲的武艺,看过大相国寺鲁智深的武艺,今天看了武松的演练,心里作不出高下之分的判定。他心生惭愧,决心以后好好习练武功。

  武松演练完毕,再次叩请穆桂英指点。穆桂英微笑着说:“武松,你的武功已达上乘,在江湖上可算是凤毛麟角,老身也没有什么可传的,就教你一招拖刀法吧,也许以后会派上用场。”这是穆桂英名扬四海、威震辽邦的绝技,不知有多少成名番将在一招拖刀法下做了亡魂。

  宗杨连忙从陈列架上取来绣绒宝刀送到穆桂英面前,穆桂英将龙头拐杖递于杨洪,接过绣绒宝刀,拉开架势,手中宝刀上下翻飞,如同闪电一般,上三刀,下三刀,左三刀,右三刀,紧三刀,慢三刀,刀刀见功夫,刀刀吓鬼魂。突然,只见穆桂英施展了一个虚招,回身拖刀就走,走了六七步,猛地一个转身,抡刀斜砍下来,刀光闪闪,风声嗖嗖,有挟万钧雷霆之气势。这一刀,着实让武松由衷佩服,也让武松增长了见识,站着的几人不约而同地拍手喊好。

  未待刀锋着地,穆桂英中途收势站定,神态安闲,将刀递与武松。

  武松本就是练武奇才,很快将穆桂英这一招刀法融会贯通,演练得得心应手,深得穆桂英的赞许。

  宗杨的心中可对武松非常羡慕,愿同武松结为兄弟,经穆桂英、宗泽点头许可后,当即就在演练场、就在穆桂英和宗泽的面前跪下,撮土盟誓,结为兄弟,武松年长宗杨两岁,自然为哥。二人结拜后,又分别向三位老人行了大礼。

  武松辞别“天波杨府”,又走回到大街上。

  有认识的人还不时向武松打招呼,武松一想,难得来京城一趟,也为哥嫂买一件礼物,可身上银两不多,想了一想,哥哥卖饼天天风吹雨打,等到了冬天,那冰霜雨雪更是难捱,就为哥哥买一顶棉帽吧。他在一个摊子上挑了一顶灰色棉帽,那人知道他是武松,特地少收了一文钱。旁边正好有一个卖首饰的摊子,武松走过去,在那个摊主的推荐下,为嫂嫂潘金莲买了一根簪子,与帽子一齐放入怀中。武松想,明天应该回阳谷了,京城再好,不是俺武松的久留之地。

  武松在大街上走着,在大街上分别走着的还有三个人,他们都是慕名来拜访武松的。

  武松不知道这京城大街上有三个人在找他,武松更不知道,西门庆的两个家丁正行走在京城回阳谷县的途中,他们带着武松被抓的消息,急急忙忙赶路,争取早一日回到西门府,好多领一点赏钱。

  不日的阳谷县城又将掀起一道轩然大波。xh118


  (https://www.biqwo.com/dudu/30/30041/160568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