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没想重生 > 【0310 】

【0310 】


  道教眼中的宇宙演化,早期有五劫之说。

  其实是在说宇宙演化的五个过程。

  据《双槐岁钞》记载:“老氏之书曰:“天地之数有五劫。东方起自子,曰龙汉,为始劫。南方起自寅,曰赤明,为成劫。中央起自卯,曰上皇,北方起自午,曰开皇,俱为住劫。西方起自酉终於戌,曰延康,为坏劫。”

  通过与大蓝小蓝的一番谈论,让燕天南对入道又有了一层新的认识。

  燕天南这才知道,天劫原来不见得是坏事,反而是可遇不可求的?

  “你们不会真的在下雨天跑到外面等着被雷劈吧?”燕天南问道。

  大蓝和小蓝对视了一眼,似乎是憋着笑意。

  燕天南笑道:“我不知道的东西很多,我就说我不适合当宗主吧。”

  “宗主,再莫要说这样的话了,你就是宗主,永远都是宗主。渡劫不一定是度天雷劫,渡劫分很多种,一般不会渡天雷劫,我根本没听说过。渡的是磨难。有各种不期而至的磨难,病痛等等,都是来考验你的。如果你不能辨认真伪,执着魔障,就会渡难失败。要想渡过磨难,方法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保持清净之心,不改其心,自然磨难退散。”大蓝认真的解释道:“所以,我们现在元寿将至,随时会死,死亡也是一种渡劫,如果渡劫成功,便提升境界了。”

  “原来如此!”燕天南认真的点了点头,“那是不是说,我什么都不做,每次等着死亡渡劫就是了?”

  大蓝小蓝对视了一眼,差点被燕天南给说蒙了。

  两个人似乎是强忍着想笑。

  “宗主,这好比凡人考学,寒窗苦读十多年,不就是为了考个秀才吗?考取便等同于渡劫成功,平时努力,才有机会渡劫成功啊,平时不努力,只能失败。”大蓝解释道。

  燕天南点点头,这个意思很容易弄懂。

  道教中使用的“劫”,是来源于早期佛教翻译的梵语,全称为劫波,简称为劫。

  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

  所以说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去经四十一亿万载。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真皇人五方天帝及诸仙官,转共承受,世人莫之豫也。所说之经,亦禀元一之气,自然而有,非所造为,亦与天尊常在不灭。

  劫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本是逼迫的意思,到后来汉译佛经中演变成为表示长时间的概念,继而又变成了表示灾难的意思。

  王承文曾经指出过穷桑之野一词应该为长桑之野。

  《隋书》的说法其实源于灵宝经的主神元始天尊在劫期之始,以五篇真文无量度人的神学思想。

  神塚氏把开劫和度人两个观念分开来做探本寻源的追溯,她指出开劫就是天地循环说,而度人就是天地开辟时天书起到救济世人的神效。

  这两个观念在中国本土思想中,原本都是渊源有自的。

  根源在于佛教的劫灾思想与西汉刘歆《三统》中阳九百六的岁灾思想。

  阳九百六之说,是由汉代易学衍生而来用以推算灾厄的方法,在周易中,以爻数“九”和“六”分别代表爻象“阳”与“阴”,但周易并无“阳九”与“百六”之词,后来术士们用“阳九”代表阳数之极,“百六”代表阴数之极。

  无疑阳极还是阴极都会打破阴阳平衡,引发大灾,故“阳九”和“百六”都是灾厄的代名词,阳九为阳性的火灾,百六为阴性的水灾。

  早期佛经中劫表示一个很长的时间,《增壹阿含经》云:佛告比丘:“劫极长远,不可以算筹量。我今当与汝引譬喻,善思念之,吾今当为汝说!”

  尔时,彼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犹如大石山,纵广一由旬,高一由旬,设有人来手执天衣,百岁一拂,石犹磨灭,劫数难限。所以然者?劫数长远,无有边际,如此非一劫、百劫。

  《太极真人敷灵宝斋戒诸经要诀》明显是受到了佛经影响,也把劫认定为一个时间极为长远的时期:太极真人曰:道家经譬喻法中,说劫数久远,有石乃如昆仑山,芥子四十里中。天人罗衣,百年一度,拂尽此石,取此芥子一枚。譬如一劫之终。若是之久,谁当信斯者矣。

  当佛教劫的观念传入中国,无限扩大了中国本土对时间观念的想象,继而与本土的灾厄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宇宙会周期循环,天地会定期毁灭重生的观念。

  而做出这一举动的人,就是晋宋时期的上清经和灵宝经的造作者。

  上清降真时期可能还要通过中国传统的历法和易卦来推算阳九、百六何时来临。

  此后的上清经和灵宝经则深受汉译佛经的影响,把天地的灾劫分为大劫与小劫,相应也把代表灾厄的“阳九、百六”分为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

  南齐道士顾欢编《道迹经》安期先生问太真王夫人阳九百六,夫人曰:天地有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此二灾是天地之否泰、阴阳之勃蚀。大期九千九百年,小期三千三百年。而此运所钟,圣主不能禳,至于灭凶遗吉,自后快耳。夫阳九者,天旱海涌而陆焦;百六者,海竭而陵渊。

  同卷引《洞玄灵宝天地自然运度妙经》解释较为简洁:道言:灵宝自然运度有大阳九、大百六、小阳九、小百六。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夫天厄谓之阳九,地亏谓之百六。

  《真诰》卷六《甄命授》紫微夫人描绘了此世终末的状况。

  于是紫霞霭秀,波激岳颓,浮烟笼象,清景遁飞。五行杀害,四节交掷,金土相亲,水火结隙,林卉停偃,百川开塞。洪电纵横而响沸,雷震东西而折裂。天屯见矣,化为阳九之灾。地否阂矣,乃为百六之会。亢悔载穷于乾极,睹群龙获示流血乎坤野。尔乃吉凶互冲,众示灾咎。

  李丰楙指出上清经派一再使用阳九百六的灾岁说,用以表现江南旧族面对典午南迁后的焦虑感。

  这是由于东晋前期朝纲不振、外患频繁,加上诸多洪水、瘟疫的灾祸,让杨羲、许谧等一类旧士族中的中级官吏在无法掌控的政治、社会无力感中,对于从北方传入的魏华存夫人的天师道法产生宗教的期望,因而相继投入到降真问事的宗教行为中。

  许谧所书的紫微夫人诰语叙述了两座仙界名山可做为灾劫的标志。

  方丈之西北有阴成大山。

  沧浪西南有阳长大山。

  山周回各一千四百里,高七百里。其山多真仙之人所居处焉。

  此二山是阳九、百六历数之摽揭也。百六之运将至,则阳长水竭,阴成水架矣。

  阳九之运将至,则阴成水竭,阳长水架矣。

  顷者是阴成山水际已高九千丈矣。

  百六之来,无复久时。

  《太上三天正法经》以36昼夜为九天一轮,360轮为九天一周;地转33日为一轮,330轮为一度。天运00年),地转5年),出现阳勃、阴蚀的小劫交。天运00年),地转25年),出现阴勃、阳蚀的大劫交。

  气极于太阴,地气穷于太阳。故阳激则勃,阴否则蚀,阴阳勃蚀,天地气反。天地气反,乃谓之小劫。小劫交则万帝易位,九气改度,日月缩运。陆地通于九泉,水母决于五河,大鸟屯于龙门,五帝受会于玄都。

  当此之时,凶秽灭种,善民存焉。天运九千九百週为阳蚀,地转九千三百度为阴勃。阳蚀则气穷于太阴,阴勃则气极于太阳。故阴否则蚀,阳激则勃。阴阳蚀勃,则天地改易。

  天地改易,谓之大劫。大劫交则天地翻覆,河海涌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

  白尸飘于无涯,孤爽悲于洪波,大鸟扫秽于灵岳,水母受事于九河,五龙吐气于北元,天马玄辔以徒魔,赤锁伏精于辰门,岁星灭王于金罗,日月昏翳于三豪之馆,五气停晕于九岭之巅,龙王鼓华于东井之上,河侯受对于九海之下,圣君显驾于明霞之馆,五帝科简于善恶。

  《三天正法经》中说从原始的混沌开始,宇宙经历七千余劫的发展,开始分化为九炁的状态,九炁由道所化生,相合于道的质性。以九炁为始的化生过程中,生成了真灵、天界、宫府、经典等九天世界,此时尚是与原处之道相去不远的时候,万物皆秉赋着道的质性而存在。

  直到黄帝置立生民,生民各与杀害、不禀大道自然,造成原本九天气质发生变化,原本变化不息(长生)性质的九天之炁即变质为杀害、死亡的六天故炁,而在时间上进入六天故炁的时代。

  另外,在六天故炁所生化发展的过程中,六天之炁与九天之炁的离合变化,造成一次次的阳九百六灾劫。

  六天之炁所形成的鬼魔对恶民进行诛杀,故炁又同时造成阴阳离合的阳九、百六灾劫,大灾劫则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诛杀行动。

  从六天立治开始,经过九次的阳九、百六灾劫之后,即除掉一切六天故炁,使宇宙重回九天时代。

  经由太上授权而成为“下治十天”“封掌万兆”的太平之主—金阙后圣帝君,将在六天之治后成为新天地的统治者。故而在六天与三天交替之前必须辅助并扩展三天力量,杀灭所有鬼魔或恶民,同时又必须挑选下民之善者,成为太平世之种民,这就是上清教法中的解救论。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云:被挑选的人或低自“守善而已”,高至“才性伟寂,天分淑迈”,不论何种程度,只要具有清善之质—符合三天正气的性质者,都可以得到救度,由圣君依照质性的高低而授予官职。

  《无上秘要》卷二十七《上清神符品》义引《洞真青要金根众经》云:大劫度厄宝命长存符,大阳九之会,洪水滔天,灾不能伤,保身长命,久佩神仙。大劫度厄宝命长存符,小阳九之周,水火横,万灾并兴,入渊不沉,入火不然,万害不能害,保身长命,与天同寿,久佩神仙。

  刘屹指出龙汉、延康、赤明、开皇是四个依次出现的劫期。

  每个劫期结束之后,就是天地毁灭,重归幽冥状态之际;下一个劫期开始,天地重新布列,道神重新降世度人,一切周而复始。

  而每个劫期从开始到结束,都要经历人们纯朴信道,寿命长远到逐渐人心破坏、不信经法,人命夭伤的过程。据《灵书度命妙经》所说,在元始天尊出现的劫的时期,天地形成,在元始天尊退去的劫的时期,天地崩坏,宇宙成为混沌状态。

  在龙汉之劫时,元始天尊以无形常存之君的名字出现,天地形成,日月星辰辉耀,人之男女出现,而到了此后的延康之劫时,元始天尊从此世退去,天地破坏,没有光明,宇宙成为完全黑暗的混沌状态。

  接下去的赤明之劫时,元始天尊以无名之君的名号出现,天地再生,日月光辉,人又出现。

  赤明之劫以后的五劫期间,由于元始天尊不显其姿,天地再次崩坏,没有光明,宇宙归于黑暗的混沌。

  而到了开皇之劫,五篇真文出现,天地又再生,日月星辰又放光辉,此时元始天尊以元始天尊之名出世。

  在此,把五篇真文在此世出现的时期相当于开皇之劫。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云:日月交回,七星运关,三百三十日,则天关回山一度,三百三十度,则九天气交,三千三百度,天地气交。天地气交为小劫交,九千九百度则大劫周。此时则天沦地没,九海溟一,金玉化消,毫末无遗。当大劫交周之时,不仅世界要毁坏,而且外道下法也会被毁灭,唯有三洞经书得以返回大罗天玉京山七宝玄台:大劫交周,天崩地沦,四海冥合,金玉化消,万道势讫,而此经独存,其法不绝。凡是诸杂法,导引养生法术,变化经方,及散杂俗,并系六天之中、欲界之内,遇小劫一会,其法并灭,无复遗餘。

  其是太清杂化符图,太平道经,杂道法术,诸小品经,并周旋上下十八天中,在色界之内。

  至大劫之交,天地改度,其文仍没,无复遗餘。其玉清上道,三洞神经、神真虎文、金书玉字、灵宝真经,并出元始,处於二十八天无色之上。

  大劫周时,其文并还无上大罗中玉京之山七宝玄臺,灾所不及。

  当然,面对这样的灾难,还是有办法得到救度的,比如佩戴各种《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中提到的神符。

  元始五老三元玉符与灵宝玉篇真文大劫小劫符命,同出太玄都玉京山紫微上宫。

  此文固天三元之点,以禳大小阳九、大小百六、大小劫会之灾,度学者之身。玄都宿有金名,皆得见此文。佩之,得免大灾,为圣君种民。

  皆白日升天,上朝玄都上宫。功德未备,即得尸解,转轮成仙,随运沈浮,与真结缘。

  《无上秘要》卷二十四《三宝品》引《太上洞玄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云:天真皇人曰:天书玉字凝飞玄之炁以成灵文,合八会以成音,和五合而成章。大运,启期,与龙汉而俱化,披赤明于延康,炼水火于生死,历亿劫而长存。始妙法,亿劫长存。也就是说,劫运虽不可避免,经法却灾不能伤,历亿劫而长存。

  不仅如此,卷二十四《三宝品》引《洞玄九天经》(即《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云:后至龙汉元年,化生天宝君,出书时号高上大有玉清宫。后至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君。经一劫至赤明元年,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七宝紫微宫。后至赤明元年,化生神宝君。经二劫至上皇元年,出书时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宫。此之三号虽年殊号异,本同一也。分为玄、元、始三炁,而治三宝,皆三炁之尊神。亦即三宝君均为一道气化生。三宝君每至劫运,便出书度人。

  这一时期道教认为,拥有经书或诵经礼神可以安度劫难。

  到了大蓝小蓝手里,她们依然认为,炼丹,修行功法,咏颂经文渡劫,这是提升等级的法门。

  燕天南这才知道,原来妖修是很少使用符法的,只有术士才喜欢用符法。

  和大蓝小蓝深谈之后,对于燕天南的修行帮助有限,只是让燕天南知道了不少关于妖修的事情。


  (https://www.biqwo.com/dudu/220/220031/112174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