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大书商 > 第三章 一路向北

第三章 一路向北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

  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风流才子柳三变,一曲《少年游》,道尽萧瑟与思愁。

  美则美矣,读来却难免让人多了几丝惆怅。

  不过,在情怀如诗的少女心目中,关注的重点,永远是风流才子的浪漫诗意。而诗中的长安,无疑就是少女心目中,最好的度假胜地。

  熟读唐诗、宋词的楚笑笑,就用这首词打败了三个男孩子。

  小姑娘陶醉在自己的幻境:想想多美啊,盛世大唐古都,古道、西风、瘦马,垂柳、归云人家。

  尚文远真想打断小姑娘的幻想:古道西风瘦马,说的都不是一个地儿好吧?

  不过想想这姑奶奶的九阴白骨神功,明智的点头称是。

  汽车驰骋在因为车少,而显得开阔平整的国道。

  结束了高考的少男少女,兴致勃勃的流连于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

  脱离了父母严苛的目光,尚文远的三个小伙伴,看着大异江陵风貌的沿途风物,什么都透着新鲜。连远处的小山头,野地里悠然吃草的大水牛,在水田里扑棱棱乱飞的鸭子,也都能让他们大呼小叫一阵。

  其实四人出门以前,还经历过一番激烈的“抗争”。

  原本几个小家伙,因为高考成绩不错。都过了重点录取线。且填报的自愿,跟以前这些学校录取的分数线一比较,应该是妥了。

  趁着大人高兴。顺势就把要跟同学出去玩的事提了出来。

  刚开始,几家的大人也觉得没啥,反正也考上大学了,不用担心出去瞎疯,影响功课,就痛快答应了。

  谁知道随口一问:去哪啊?跟哪几个出去玩啊?

  三个小家伙没经验,老老实实的回答了。

  这下可算捅了马蜂窝喽。

  唱红脸的。苦口婆心的劝说:路这么远,你们都没出过远门,出了事咋办啊?人生地不熟。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几个小孩子,能干什么事儿?而且就一个女孩子。多不安全哪。

  唱白脸的。直接把脸黑成个锅底:跟老子好好待家里,再提出去的事儿,当心老子打断你腿。

  想想也是,小屁孩儿一个,不安安稳稳的在家里待着,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反而要跑到长安那么远的地方,说什么度假。这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吧?

  但这年纪。正是叛逆的时候。你大人不准是吧,我还偏要去了。不敢当面跟大人犟嘴。就死气,关自己房间里,砸东西,摔板凳,还不吃饭,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都这么大孩子了,打又不好,骂又不起作用。这日子还过不过了?连续几天,被孩子闹得伤神。

  知道这主意是尚家老三提出来的,胖子、竹竿、小笨妞三家的家长,直接杀上门来,直问晏华:你家老三呢,把他叫出来,阿姨们给他上上课。

  平日里,几家因为孩子的关系,走得都挺近的。几个老姐妹,还没事经常出去逛街买菜。

  晏华一看这阵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就知道自己的那宝贝儿子,估计又闹什么幺蛾子了。

  直接把尚文远从书房里提溜出来,来了个集体问审。

  估计到会有这么一出,尚文远麻溜的从短裤兜里掏出驾本,递给几位嬢嬢:“瞅瞅,都仔细瞅瞅,本少爷也是两年驾龄的人了,开个车还不是小事一桩,咱也是有证儿的人。”

  “小东西你找打吧,没大没小,好好说话。”晏华习惯性的祭起大杀招,五指山就伸了出来,却被尚文远熟练的一窜,躲过了老娘的偷袭。都是老招数,早都破解干净了。

  几位阿姨都大眼瞪小眼:这小子很真有本,看着不像是做的假。

  楚妈妈家里是姑娘,最担心的就是闺女的安全大事。不确定的问道:“小远,你这别不是找人做的吧?”

  “什么话,我说梁姨,您这是小看人呢。喏,电话在那,您打电话问我大姑父。”尚文远指了指沙发边上的座机,笃定的回答道。

  都熟人,尚文远这么一说,几位嬢嬢也是明白,看来不会作假。人家国安办个驾照,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儿。没到年龄么,改改不就得了,又不是多大的事儿。

  这个难不住小家伙,但中国大妈那是多恐怖的存在?手里招数多着呢。

  于是,尚文远的磨难开始了。

  各种苦口婆心,各种举例,各种恐吓,各种威胁。反正一个意思,就不让出门。

  但尚文远是什么人啊,二皮脸,装萌卖乖早都熟门熟路,加上又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以一敌四,硬生生的把几位大妈,包括自己老娘给说得哑口无言。

  等稍晚点,尚瑞达也回来了。

  一看家里这阵仗,很是惊奇,问道:开会呢,这是?

  正没出气儿的,有人送上门来,那还不开喷。

  “达子,你管管你儿子。”

  “达子,你看看你宝贝儿子做的好事!”

  “就是,达子你都怎么管教的孩子?”

  “达子……”

  好嘛,四个年纪加起来一百多的大妈,连比划加口水,生生的把蒙头蒙脑的尚瑞达喷得目瞪口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打住,打住,我都还不明白什么事儿呢,咋就说我身上了?”

  还是当老婆的贴心,晏华苦笑着把事情,给丈夫说了一遍。

  一听这事。尚瑞达就放心了,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

  他倒真没觉得有啥,儿子学车。他早都知道。

  小家伙没事就跑研究室那边,折腾老二家宁秋的车。以前是桑塔纳,被小东西给折腾散架了。宁秋又弄来一辆切诺基m6给他耍,两家反正都不缺那俩钱,孩子高兴折腾就折腾呗。再说以小东西的性子,又不会闯事,学学开车。还是好事。

  年初小东西就撺掇自己,买了辆进口的陆地巡洋舰,还以为这小子又想送什么人呢。敢情在这等着。

  “我说什么呢,这事是好事啊。孩子们都忙活这么久了,出去散散心,还能长长见识。你们担心个什么劲?”老爷们就是给力。尚瑞达领导做久了。习惯性的想长篇大论一番。

  却被老婆一眼横过来,直接就熄火了。

  “我说达子你怎么想的啊?都这么丁点大,特别是你家小远,刚到15吧。几个半大不小的小东西,出去遇上什么事儿,你飞过去啊?”楚妈妈一听尚瑞达这话,虚火就冒了出来。

  “嗨,这有什么啊。我在他们这么大的时候,都开始担粪、抬石头。犁田、栽秧了。”尚瑞达不以为然的回答道。

  “你以为都像你啊?我在他们这么大的时候,还上山下乡了呢。什么时代了,孩子们吃得了那个苦?”

  这下几位大妈的火力又全转到尚瑞达身上了,捎带着,也把尚文远这始作俑者给牵扯进去。叽叽喳喳的,把爷俩弄得晕头转向。

  “都停了,我就说一句,成不成?就一句,说了,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拉倒,该干嘛干嘛去。”尚瑞达大喝一声,看几人都停了嘴,这才没好气的说道,“孩子们想出去玩,本来我们都该陪着,但咱们手头都有工作,走不了。这样,我把小秦派给他们,这下成了吧?”

  小秦就是尚瑞达的专职司机,退伍军人。还是尚瑞达到北都开会的时候,专门找当年一起挨过揍的陈处长要的人。哦,当年的那位陈处长,早就升官了,现在见面得管他叫陈将军了。

  尚瑞达这话说出来,几位都没话了。

  小秦他们都知道,小伙子正当年,人不错,听说身手了得,但都没见识过。

  几人相互看了一眼,才点点头,只有楚妈妈还在嘀咕:就我闺女一个姑娘,路上出了事咋办哪。

  尚文远赶紧接过话,就差胸口碎大石了,保证道:梁姨,向毛老人家保证,去时候怎么样,回来包准还您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亲的。

  笑着啐了一口,楚妈妈这才算松了口。

  各自回家,又是商量了又商量,最后总算都同意了孩子们的请求。

  不过,除了尚文远,三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出远门。家长们那是准备了又准备,生怕出去热着了,冻着了,饿着了。临行那天,看着几位家长背后那大大的背包。

  尚文远哭笑不得,有钱什么东西买不着啊?还得带这么多东西,这是搬家还是去旅游哇?

  不过都是大人们的心意,怕又生出什么事端,尚文远也就不再开口。默默的帮着大人们,把几个大包,塞进后厢。

  晏华起初也是装了很多东西,被尚瑞达父子二人狠狠的鄙视了一遍:花钱买就是了,你弄这么多东西,用得上用不上还两说,但出门背个大背包,还玩个什么劲?

  这才作罢,但却从银行里,取了整整一万块钱,塞给儿子。还嘱咐道,不够就赶紧打电话。

  这是家里不缺钱了,要往回走十多年,一万块钱给小东西瞎糟蹋,晏华非得让小家伙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楠竹片儿为什么这么开。

  好在现在是百元大钞,不像前些年,全是大团结,一万块钱叠一起,好大一堆,放哪都不方便。

  在一群人的千叮嘱万嘱咐声中,几个小家伙才憋着心里的畅快,肃着张脸,上了车。

  车开出很远,直到看不见身后的大人了,几个小家伙只如脱了笼的小鸟,开始放肆的大笑。

  在市区里犹自不觉得,一出了城,眼见着周围空旷、墨绿的田野,呼吸着原野清新的空气,几人的心思更是彻底放开了,把头伸出车窗外,呜呼连天的怪叫个不停。

  就连一向沉稳的小秦师傅,也是松下那张紧绷的脸,跟着几个比他小了七八岁的孩子瞎聊起来。

  会开车的人,看人开车手痒。

  让秦大哥把车停国道边上,尚文远就说他来开,等累了,再换着开。

  小秦师傅知道小家伙会开车,开得还挺好,手头还有本。就同意了,说等走山路的时候,他再来开。

  尚文远这一上手,心情舒畅,脚下就没个轻重,速度放得很快,国道上就飙到了100迈。

  好在这时候,国道上的车还不是太多,人更少。那种一、二十米长的载货大卡基本没有。要不,按尚文远这开法,非得出事不可。

  小秦师傅开始还挺担心开这么快,会出什么事,但见小家伙处理得很娴熟,就没出声。

  顺着国道,一路向北,一行小年轻开始朝着六朝古都——长安,进发。(未完待续。。)


  (https://www.biqwo.com/dudu/15/15476/474485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