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罚刑主 > 116.了却心事

116.了却心事


  一连赶路多日,书怀恩终于在一个黄昏,来到了这座燕州小城:落易城。

  牵着马,不由自主的便来到了曾经住过的清风客栈,只是,如今的清风客栈已经改名成了广来客栈。

  进了客栈,要了间上房,书怀恩刚躺在床上,缓了一缓,不由得心中一动,脸色有些发烫的起身下了楼,来到对面的绸缎庄。

  这次是一个年轻姑娘招待的书怀恩,先是量了身型,接着腰围等等,然后又记下了书怀恩所选的料子和要求,最后收下定银便在书怀恩的强烈要求下,答应明日上午便可来取衣裳。

  满意的书怀恩额外丢了块小碎银过去,年轻的姑娘愣了下,然后露出开心的笑容收下了碎银,接着脆声的说道:

  “公子放心好了,不会误了时间的。”

  书怀恩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回了客栈。

  翌日

  饱睡一夜的书怀恩一番洗漱后,便结账下楼,先是来到绸缎庄,换上定制好的新衣,然后在那绸缎庄姑娘欲语还休的神情下,匆忙侧马离城。

  迎着风,感受着如火骄阳,望着远处湛蓝的天空,闲散的白云,书怀恩不禁仰天长啸,一抒这段时日憋在胸中的抑郁之情。

  赶赶停停,直至下午,来到了记忆中的无名小镇。

  牵着马,书怀恩特意绕了一圈,选了家客栈将马寄存,这才偷偷潜到曾经去过的那间酒楼的楼顶,做贼一般伏在屋檐后,鬼祟的探头探脑,看向水仙所在的宅院。

  只是,收获的依旧是失望。

  伊人早已不在,曾经的宅院如今已然变成了一家很受欢迎的米粮铺,一些买东西的镇民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书怀恩深呼了口气,直接后仰躺在被烈日晒的发烫的瓦片上,眯着眼睛,感受着背上传来的灼热感,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滋味,这便是缘分么?

  不死心的书怀恩溜下酒楼,佯装买米的来到米粮铺,一边排队,一边和前方的一个大婶搭讪道:

  “这位大姐,这家铺子还挺受欢迎的嘛。”

  看上去年过四十,穿着紫红衣裙的肥硕女人眼见书怀恩一身乳白色玄纹丝质长袍,腰系同色镶玉带,脚踏白底黑布靴,面容白皙无须,举止文雅谦恭,一双漆黑幽深的眸子带着渴求的望着自己,未等说话,身子已是酥了半边,又闻其大姐之称,更是欢喜不已,急忙回道:

  “可不是么,整个奚名镇,这家铺子的成色是最好的。”说罢身体还微微向后靠了靠。

  眼见大婶十分热情,书怀恩也不在转弯抹角,单刀直入的问道:

  “上次来时,记得这里还住着一户人家,好像主人在官府办差,大姐你可知情?”

  “你说的是方捕头吧,人家武艺高强,被上面的大人看中,给提拔到别的城了,家里人便卖了房子,收拾细软也跟着走了。”

  书怀恩道了谢,转身走出了米粮铺。

  终究缘锵一面...。

  沧海桑田,说的就是这般么?

  略微收拾下情怀,书怀恩黯然的离开了奚名小镇。

  好像自从重获自由之后,便一直倒着霉运,书怀恩一边策马狂奔在林间小路,苦笑着想到。

  只是,接下来的去处,想到这里,书怀恩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不知周大叔可好。

  周家村

  周老汉今年六十有一,已然到了花甲之年,身体每况日下,却依旧每天笑呵呵的下地种田,人嘛,一辈子也就这么回事,忙忙碌碌,辛辛苦苦。

  重要的,是儿子过的幸福,他这个当爹的,也就放下心了。

  这天黄昏,周老汉干了一天的农活,穿着那双沾满泥土的草鞋,扛着锄头往家中走着。

  “老周啊,行啊,这腿脚,利索啊。”

  “那是,人家儿子出息了,去了新京学武,这当爹的也跟着沾光不是,身子骨能不好么。”

  “哼,身子骨好?再好能经的起着地里庄稼的折腾?”

  “我家老壮就不行,没出息的东西,只会天天下地除草干农活,唉,弄的我这把老骨头都没啥事情做。”

  “诶,我家狗子也是一样,呵呵。”

  “养儿防老,这儿子到京里享福去了,把老爹一个人丢在村里,说的过去么?要是我儿子,哼,非打断他的狗腿。”

  “嘘,小点声...。”

  周围的村民“窃窃私语”着,好似为周老汉打抱不平,实则幸灾乐祸。

  周老汉也不恼,装作没听见一般笑着和村民们打着招呼,加快速度向家里走去。

  几年前,周老汉的儿子周梨,被一个游荡到此的高人看中,给了块据说能去新京洛心门习武的牌子,定于某某日去黄山岭报到。

  周老汉那叫一个开心,这叫什么来者,对,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于是便拍板做主,驾着马车就送周梨去了。

  岂知,这一走就是五年多,竟连封家书都没有。

  起先村民们均是眼热的不得了,一个个周大哥周大哥的喊着,问长问短的。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态度也渐渐的变了味。

  眼红的,不甘的,嫉妒的,纷纷以“善意”表达出来,人言可畏,周老汉的身躯,越发的伛偻了。

  终于,周老汉回到了家。

  炊烟袅袅,周老汉刚进院中,便闻到了屋内传出的饭香,似乎听到了声音,一个身穿粉色碎花衫,下身灰色长裤的女子从屋内走出,手里还端着两个饭碗,里面盛满了米饭。

  周老汉关切的说道:

  “丫头,下次我来做饭吧。”

  女子微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又回到屋内,片刻后端出一盘鸡腿,同米饭一起放到院中的石桌上。

  两碗米,一盘鸡腿。

  对于农家来说,实在过于奢侈。

  周老汉叹了口气,无奈的坐下,心里暗忖:莫非这就叫做好人有好报?

  记得上个月,一个暴雨天,这女子慌不择路的逃到了村内,恰好来到周老汉家门口,一个趔趄摔倒在地。

  周老汉听到声音,披上雨披出来一看,这还得了,这么大的雨,一直淋着,不得死人啊。

  于是周老汉便将这女子扶到了家中,安置在周梨的房内。

  这女子或许因为感恩,或许没有地方可去,便在周老汉家住下了。

  这一住便是一个多月,不仅没花周老汉一文钱,还自己出钱买米买菜。

  这不,昨日还给周老汉添了一床被褥,喜的老汉一张老脸笑成花。

  村里人则纷纷打趣道:老汉,你这一大把年纪了,还行不行。

  这话一出口,便急的老汉老脸涨得通红,解释道:咋地,给我儿子留着不行啊,你看你那儿子,贼眉鼠眼的,配得上人家闺女么。

  虽然说给自己儿子留着,但周老汉还是心里有着自己的念头,这闺女哪都好,要脸蛋有脸蛋,要个头有个头,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瘦了,好像还不会说话,是个哑巴。

  自己儿子可是个凤凰...。

  一边想着,一边吃着饭,周老汉与那女子相对而做,周老汉不知该说什么,女子则不会说话。

  于是,这顿丰盛的晚饭便在安静之中结束了。

  就在周老汉准备抢着刷碗的时候,一个大嗓门自院外嚷道:

  “周大叔,周大叔...。”

  随之,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冲着周老汉说道:

  “村里,村里来了个大人,说是周梨的朋友,来看您老,这会正往这边走呢。”汉子上气不接下气的说完,眼珠子还不忘在那女子身上瞄上几眼。

  “真的啊。”周老汉猛的坐起,脸上满是兴奋之色,这么多年了,终于有信了。

  正说着,一阵说话声自院外传了进来,接着,便见一群村民簇拥着一个锦衣华服的年轻男子来到周老汉家的院外。

  “周大叔。”男子一眼便看到了周老汉,开心的喊了一声。

  “这位大人快请进。”周老汉有些手足无措的向前走了两步,哈着腰,伸手做请的姿势。

  “周大叔,你不认识我拉,我是怀恩啊。”男子热情的拉住周老汉的手,眼中充满了喜悦和略微复杂的神色。

  “怀恩...。”周老汉神色疑惑,显然记不清了。

  “我和周梨一起去的新京,还搭的您的马车。”男子,也就是书怀恩解释着,眼中闪着期许,似希望周老汉想起自己。

  “啊!是你啊,你小子...。”周老汉猛的想起,哈哈一笑,腰板挺了挺,眼睛上下打量着书怀恩,总觉得这书怀恩和印象中的那个小子相差甚远,但看轮廓确实有些相似,莫不成去了新京,沾了龙气,人也跟着精神了,贵气了。

  想到此处,周老汉又想到周梨,不知道这傻小子现在啥模样了,别到时自己认不出来。

  书怀恩这几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不仅变高了,变壮了许多,皮肤的颜色也从棕黄色变成了略微发黄的白色,一双眼睛更加幽深,灵动,且带着复杂的感情,整个人在那里一站,便显得卓尔不群,气质不凡。

  书怀恩心情十分激动,转身掏出一把铜钱和碎银,一边分发给诸多的村民,一边说道:

  “周梨当了大官了,抽不开身,所以让我过来看看周大叔,这些钱都是小意思,大家权当乐呵了,拿了钱就回去吧,让我和周大叔静静说会话。”

  围观的村民哪敢得罪书怀恩,一个个喜笑颜开的拿了铜钱转身离去了,一边走还不忘唠唠叨叨的说着:

  “我就说小梨能行,你们看看。”

  “那小子打小就伶俐,谁看着不稀罕?”

  “啧啧,你看看这官人如此气派,竟然给周梨当跑腿,那小子现在还了得?”

  “爹,狗子抢了我的碎银子。”

  “滚一边去,看看人家周梨,看看你,别在这丢人现眼。”

  这些人见风使舵,全然忘了之前是如何尖酸刻薄的。

  待众人散去,书怀恩这才一把将周老汉按到石凳上,自己也坐在另一边,先是看了眼低头不语的女子,这才笑着跟周老汉解释一番。

  当然,说的都是事先想好了的措词,什么周梨学艺有成,被大人相中做了护卫,然后做事谨慎,又救了那大人一命,于是大人便将自己闺女许配给他...。

  当书怀恩说道那位大人将自己闺女许配给周梨时,便感到一股示威般的杀气自女子身上传来。

  书怀恩心里暗笑,继续说道:

  “可惜周梨兄醉心于武学仕途,不想沉迷于女色,便婉言拒绝了那大人的好意。

  你说,这人啊,就是命。原来那大人也不过是试探周梨兄,看他是不是别有居心,这样一来,便放下心来给周梨兄事情做,结果便是平步青云啊!真让我们羡慕。”

  “嗯,嗯,可不是咋地,虽说周梨随他妈,模样好,但人家毕竟是大官闺女,怎么能看上咱这穷小子,况且娶了那样的闺女,日子过着也不舒心。”

  周老汉一边嘟囔着,一边津津有味的听着书怀恩讲着新京趣事,不时“嘿嘿”一笑,不觉间竟已月上中天了。

  而周老汉却丝毫没有睡意,那女子也是面无表情的在一旁听着,仿佛木雕的人偶。

  书怀恩嘴里生花,虽然没有去过新京,但却到过有着“东都”之称的鸣城,见识过那些富贵繁华,灯红柳绿。

  现在说起所谓的“新京”趣闻,那是信手拈来,绘声绘色。

  又讲了半晌,周老汉终于忍不住,双手摆弄着衣角,脸上现出讪讪之色:

  “他,啥时候能回来看看?”

  怕什么来什么,书怀恩的心猛的一颤,仿佛都揪到一起去了,嘴里都泛着苦涩,但还是强装笑意:

  “周梨他现在正是平步青云之际,每天都忙的要命,实在抽不出空,要不我带您去新京?”

  周老汉盯着书怀恩的眼睛沉思片刻,这才深深呼了口气,摇了摇头:

  “老咯,不中用了,也不折腾了,还是村里待着舒坦,哪都不想去了。”

  书怀恩这才暗暗松了口气,现出笑容:

  “周大叔,您老放心,周梨他忙过这阵子,定会带着媳妇来看您老的,说不定还有大胖孙子呢。”

  周老汉闻言嘿嘿一笑,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露出欣慰的神色。

  。


  (https://www.biqwo.com/dudu/136/136423/71102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