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不是大奸商 > 第646章:直辖与自治

第646章:直辖与自治


  ……

  每建立一个商业据点,必须配套建立军事单位,否则顺风海贸便是一个捧着黄金,在大街上行走的小孩。在这野蛮的世界里,没有武力保护的有钱人,死的一定是最快的那一个。

  每建立一个军事和商业合成的据点,都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在没有强大的敌人环绕的地区,也许一个最普通的据点只要驻守一个连就可以了。但如果是想在大城市或者重要的商业地区建立据点,那至少也要一个团的兵力。

  每建一个据点,至少也有上万两的投入,汪浑的清单上面列的地名至少有三十个以上,而且上面绝大部分都是大城市的名字。

  这份清单如果执行的话,李东升必须还要再掏出几百万两银子出来,再招个十万八万士兵才行。

  李东升并不反对扩张,他心里一直有着扩张的想法。只是他事业做的越大,越觉得吃力,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他现在都并不富裕。

  李东升心想汪浑提这份报告,可能是以为他在安南发了大财吧,毕竟整个国家都被李东升收入囊中,应该钱多的发愁才是。

  李东升放下报告,道:“这份报告我先看,等明后日我再给你答复。”

  李东升说完,又道:“现在安南战争结束,各团单位奖惩抚恤的报告都要交到麻司令这里审阅,经他审阅通过的立即发放军饷。各师营及营以下的干部由本团团长提名,经由麻司令审阅考核,便可上任。”

  说完,李东升看了一眼汤博聪和华授亭二人,又道:“我台湾自治府的政治架构为政部、军部和商部三部分构成。方才主要说了军部的事情,现在咱们来说一说政部的事情。

  原则上无论是龙牙门,还是安南和占城,都是台湾自治府的领地,所有台湾领地内的最高行政长官都直辖于台湾总部。

  目前台湾自治府最高行政长官为聂书同,安南行政最高长官为汤博聪,占城最高行政长官为华授亭,龙牙门最高行政长官为汪浑。

  等我回台湾后,会有正式的行政命令下达到南洋各地,我在此只是暂为安排。”

  顿了一顿,李东升又道:“由于政治体系及各地离本部距离的问题,各地行政官吏的薪俸皆由当地财政负担。

  安南与占城两地监国为台湾自治府委任流官,品级暂时定为从四品。安南与占城两地最高行政长官监国的薪俸待遇按宰相级别发放,薪资由当地财政负担。

  同理,龙牙门最高行政长官为知县,亦为流官。其薪俸待遇亦按相同级别计算,其薪俸亦由当地财政负担。

  另外,身兼多职者,其薪资按每个系统相应级别由各自系统发放。

  例如汪浑,他身兼二职,其龙牙门知县职位的薪资由龙牙门当地财政负担,另外他还兼任顺风海贸公司大总管一职,于是,他还可以在顺风海贸公司里领取相应的薪资。

  安南与占城乃我台湾自治府下辖自治藩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其国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须上缴台湾自治府。

  除自治藩邦之外,所有台湾直辖领地财政收入除去政府薪资及公务开销外,都须上缴台湾自治府,各地建设所需钱粮由台湾自治府审批发放。

  台湾自治府领地内官员,统归台湾本部管辖,由台湾本部委任。

  无论是政部,还是军部和商部,各部所有干部,正八品及以下级别职位,由从七品以上干部官员提名上报。经当地部门最高长官审批通过,即可直接任命,之后将名单报备到上级,最后报至台湾本部。

  从七品以上至从五品级别职位,须由正五品干部审批后向上申请,得到上级正式任命后方可执行。

  正五品以上至正四品级别职位,须由正三品干部审批后向上申请,得到上级正式任命后方可执行。

  从三品以上干部,无论哪个部门,都必须经我本人亲自审批通过,方可任命上岗。”

  大会开了一整天,各个部门的人都说了许多问题,李东升大部分都予以当场批示。

  等到一天的会开完,到了晚上,李东升却仍然没有闲着。

  政部的事情让汤博聪、华授亭、希琳娜与罗坚去合计。军部的事情李东升扔给了麻五去处理。李东升则在办公室里召见了汪浑。

  让汪浑坐下后,李东升便道:“汪大总管,你提的顺风海贸扩张计划我看了一下,你的计划做的很详细。不过这个计划还得慢慢来,现在一下子全部执行是不可能的。”

  汪浑听了便道:“主公,莫不是现在咱们的财政仍然不宽裕?”

  “不错,虽然我们得了安南的国库,但里面根本也没多少钱粮。后来我又想法找补了一些,但战争损耗太大了。死伤抚恤,以及军功奖励,就差点把钱都用完了。你的计划我看了,最多只能再建七八个据点,再多是不行了。”

  汪浑也大致了解了一下安南的战争前后,这场战争的规模是台湾自卫军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几乎动用了所有的自卫军部队,死伤也是非常的多。李东升说没钱,应该是实情。

  汪浑想了想道:“主公,属下在龙牙门利用赚来的钱,又进了大量的南洋特产,若是能将这些特产全部售出,应该可以解决一下财政困难。”

  “哦,你进了多少货?”

  “各种香料我进了二十多万两,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一些南洋和西洋的特产。其实咱们的货源还是不缺的,只是本钱有限,所以暂时只能进这么多。这些货若是能在大明全部售出,应该价值超过一百万两银子。”

  李东升听了眼睛一亮,二十多万两的成本,运到大明便是一百多万两,这个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不过这么大的一批货物,不一定能立即脱手,货没卖出去便还是货,并不是钱。他现在仍然被缺钱困扰着。

  李东升只是高兴了一秒钟,便又冷静下来:“安南这边我最多能带走二十万两银子,台湾那边来信说人口增加太快,早已入不敷支。只怕你的这点货加上我的这点钱,也未必够用,回去的任务还有很多啊。”

  ……


  (https://www.biqwo.com/dudu/123/123604/646726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